前贤眼力到,占得此名区。
荒径百年树,虚堂三面湖。
檐阴来钓艇,花外起晴凫。
借问园中叟,主人曾到无。
《同袁通判游越中三首·赵节使稽山门外花园》是宋代作家陈著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花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事变迁的思考和对历史传承的敬仰之情。
诗词中文译文:
前贤眼力到,占得此名区。
荒径百年树,虚堂三面湖。
檐阴来钓艇,花外起晴凫。
借问园中叟,主人曾到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花园为背景,通过描绘花园的景色和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传承和人事变迁的思考。
诗的开篇,诗人提到“前贤眼力到,占得此名区”,意味着这个花园是历代前贤们的智慧结晶,他们的智慧和才情在这片花园中得以体现。这种历史传承使得花园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接着,诗人描绘了花园内的景色。他说:“荒径百年树,虚堂三面湖。”这句话表达了花园内的小径已经有百年的历史,树木苍劲茂盛,而虚堂则面临着三面环湖的独特景观。这里用“荒径”一词,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变迁,但花园内的自然景色依然保持着它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接下来,诗人写到了檐阴下的钓艇和花外的晴凫。这些细节描写使得诗意更为丰富。檐阴下的钓艇显示出主人对于闲暇娱乐的享受,而花外的晴凫则暗示了花园中的自然生态和丰富的动物资源。
最后两句,“借问园中叟,主人曾到无”,诗人借问花园中的老者,询问是否曾见过花园的主人。这里的“主人”可以理解为花园的创造者或者前贤,诗人对他们的敬仰和向往之情溢于言表。然而,诗人却不得而知,这也加深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人事变迁的思考。
总体而言,《同袁通判游越中三首·赵节使稽山门外花园》这首诗以花园为背景,通过景物描写和对历史传承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前贤智慧和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人生变迁和欲寻找历史真相的思索。
湘江东畔,去年今日,堂上簪缨罗绮。弟兄同拜寿尊前,共一笑、欢欢喜喜。渚宫风月,边城鼓角,更好亲庭一醉。醉时重唱去年词,愿来岁、强如今岁。
维天降灵雨,虽迟良胜无。百谷顿苏苏,民忧不少纾。
菶菶萋萋绿渐滋,昔人辞意足推。由来南浦伤离日,不似西堂得句时。行旅独看空感慨,池塘关梦自神奇。吾虽万事皆慵懒,春草生时亦有诗。
中朝鹄发俊,得谢宠安车。碧落超新秩,承明别旧庐。叔时今老矣,司寇此归欤。画有封厨秘,诗多乙牍馀。云情元自远,舟意本常虚。酌酒朋三寿,挥金辈二疏。深恩仍给俸,令子复将舆。几日西清对,留光惇史书。
春工知君亦好奇,倚槛山丹开压枝。山城何人识国艳,中州对此称花时。新诗秀色摇京洛,词锋生使侵疆拓。金明钓赏思见之,贡花驿使来莫迟。
独秀声名楚水东,妙年腾达俊游中。文昌寓直风云近,神武归来猿鹤同。居士人非禅板寂,少微星暗宝函空。知心不必悲生死,欲向何方觅是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