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物终天地,青山岂免开。
万人鑱秀骨,一气失全胚。
漫贮崇朝雨,犹防浩劫灰。
何年巨灵手,曾此擘崔嵬。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同杨公济赋破山得开字》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作品。这首诗以开山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类勇气的赞美。
诗词以一种隐晦的方式表达了宇宙的无边无际和山川的壮丽景观。它暗示了山川的巨大和坚固,似乎无法被任何人力所改变。然而,诗人强至在其中展现了一种渴望,希望有一双强大的手能够开拓山脉,还原山川的原始面貌。
诗中提到的“万人鑱秀骨,一气失全胚”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的赞美和悲叹。诗人认为人类具有伟大的潜力和才华,但受限于自然和命运的力量,无法完全发挥出来。这种对人类命运的感慨与对大自然的敬畏相结合,使诗词充满了深沉的情感。
诗中的“漫贮崇朝雨,犹防浩劫灰”描绘了山川中的积存的雨水,象征着积蓄的力量和希望。这句话暗示了开山的艰巨性和需要克服的困难,但也传达了对希望和重生的信心。
整首诗充满了对世界奥秘的思考和对人类的理想化描绘。它揭示了大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的渺小,同时表达了对人类勇气和创造力的赞美。通过隐晦的语言和意象,诗人成功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类命运相联系,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富有哲理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