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筇轻锡共携游,砥柱峰前宿寺楼。
各有溪居懒归去,经旬不是两相留。
魏野(九六○~一○二○),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被荐徵召,力辞不赴。广交僧道隠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天禧三年(一○一九)十二月九日卒,年六十。卒后赠秘书省着作郎。有《草堂集》,生前已行于世。死后,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爲《鉅鹿东观集》十卷。《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魏野诗,前十卷以一九二五年贵池刘氏影宋刊本《鉅鹿东观集》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残四~六卷,以明抄本配足,简称明抄配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旧山楼藏清钞本(简称旧山楼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张蓉镜藏清钞本(简称张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章钰藏清钞本(简称章本)、宋筠录温忠翰校跋本(简称温校)、赵氏峭帆楼一九一四年刊本(简称赵本)、傅增湘批校本(简称傅校)、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清初钞本,收《草堂集》三卷,简称草堂集本)等。另从《草堂集》、《全芳备祖》等书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同闰师宿三门开化院二首》是宋代诗人魏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瘦竹轻拄共同游,磨砥柱前宿寺楼。各自有山溪居处,懒散归去不相留。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与好友一起游玩的情景。他们手拄瘦竹,轻松自在地共同游览,然后在寺庙楼前过夜。彼此有各自的山溪居所,愿意懒散地回去,并不打算相互挽留。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与朋友的游玩和告别情景,流露出一种悠闲自在的心态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下是对各句的具体赏析:
第一句“瘦竹轻拄共同游”,通过“瘦竹轻拄”描绘了作者与朋友手持竹杖一同游玩的景象,表现出他们轻松自在的心情。
第二句“磨砥柱前宿寺楼”,描绘了他们在寺庙楼前过夜的情景。砥柱是磨刀用的石材,寺庙楼前的磨砥柱意味着他们暂时选择了这里作为过夜的地方。
第三句“各自有山溪居处”,表达了作者和朋友各自拥有的山溪居所,暗示他们之间的分离。
最后一句“懒散归去不相留”,表现了他们告别时的心态。他们都懒散地回去,没有相互挽留,表示他们之间的友情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和仪式,彼此心知肚明即可。
整首诗以平淡朴实的语言展现了作者与朋友间的真挚友情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一幕幕细节,展示了作者豁达、随性的心态,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恬静宁和的意境。
江南佳公子,遗我锦绣端。揽之温如春,公子焉得寒。兴雨自有时,肤寸便濛{?漫}。敛藏以自润,牛斗何足干。空庭月与影,强结三友欢。我岂不足欤,要此清团团。所欢在一醉,常恐樽中干。舍酒尚可乐,明珠如弹丸。但恐千仞雀,忽忽发虚弹。迨子闲暇时,种子田中丹。一朝涉世故,
大涤洞沉沉,天柱峰嶪嶪。人世悲落花,观松无易叶。朝夕樵风生,云鹤闲情惬。何当采玉芝,真从从此蹑。
满湖飞雪搅长空。急起呼儿上短篷。蓑笠具,昼图同。钎笛声长曲未终。
前年伐月支,城下没全师。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翚飞栋宇压危峰,面面风光入座中。湖汐近通天阙下,蓬瀛疑在海门东。巡行谁说秦皇事,疏凿今余夏后功。空阔无边惟此地,君侯心与境相同。
清溪似与隐君谋,故入堂前漫不收。盥手从今休汲井,浮觞取意便临流。花漂涧谷来应远,石激琴筝久未休。莫把朱栏强围绕,山家事事要清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