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城如破崖,寺带乔木石。
禅房掩清昼,佛画剥寒雨。
荒池野蔓合,浊水佳莲吐。
萧条联骑游,淡薄对僧语。
秋风日夕好,胜事从此数。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同曼叔游菩提寺》是宋代诗人韩维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作者与朋友一同游览菩提寺的景致和心境。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城如破崖,寺带乔木石。
禅房掩清昼,佛画剥寒雨。
荒池野蔓合,浊水佳莲吐。
萧条联骑游,淡薄对僧语。
秋风日夕好,胜事从此数。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与朋友同游菩提寺的场景。高耸的城墙像是一道断崖,寺庙周围有参天的乔木和巨石。禅房隐匿在清晨的光线中,佛画上的颜色被寒冷的雨水剥落。荒凉的池塘上野蔓蔓生,浑浊的水中盛开着美丽的莲花。寂静而凄凉的景色中,作者与朋友相连骑马游览,与僧人轻谈淡笑。秋风吹拂,夕阳下的景色格外美好,这些胜景从此被数着。
赏析:
《同曼叔游菩提寺》通过描绘景色和情感交融,展现了一种寂静而凄美的意境。高城如破崖的描绘将寺庙的氛围烘托得庄严而壮观,给人以肃穆之感。禅房掩清昼的场景隐喻了禅修者追求内心宁静的境地,佛画剥寒雨则显露出岁月的流转和岁月对事物的侵蚀。荒池野蔓合,浊水佳莲吐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美丽,也可视为对人生坎坷境遇中美好的期许。而萧条联骑游、淡薄对僧语的描绘则凸显了作者与朋友的淡然心境和超然态度。最后的秋风日夕好,胜事从此数,既是对景色的美好评价,也可理解为对此次游览的珍贵记忆的留存。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寺庙的景致,以及作者对于自然、人生和友情的感悟,给人以静谧深远的感受。
九重深锁禁城秋,月过南宫渐映楼。紫陌夜深槐露滴,碧空云尽火星流。清风刻漏传三殿,甲第歌钟乐五侯。楚客病来乡思苦,寂寥灯下不胜愁。
二月起蚕事,伐桑人阻饥。已伤持斧缺,不作负薪非。聊给终朝食,宁虞卒岁衣。月光无隔碍,直照破荆扉。
岭上老梅树,岁晚等风木。霜风吹枯枝,曾有花如玉。茉莉抱何性,犯此炎暑酷。琢玉再为花,承以敷腴绿。怜渠一种香,偏历寒与燠。空庭三更月,酒醒人幽独。有如高世士,含情不虚辱。时於寂默中,至意微相属。鼻观既得趣,就枕便清熟。梦中见灵均,九畹皆芬馥。
病厌追游嬾举觞,今年闭户作重阳。香烟袅袅闲萦几,书卷纷纷静满床。斜日更增秋惨淡,黄花应怪客凄凉。长安光景还如昨,谁醉城南杜曲旁?
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柳絮欲停风不住,杜鹃声里山无数。竹杖芒鞋无定据,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樵子渔师来又去,一川风月谁为主。
高僧居物外,有户昼常扃。海阔知天大,泉甘识地灵。一帘春月静,数点列山青。便卜归欤计,移文休勒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