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从邻舍家,来折主人花。
游处当年似,悲伤老去加。
兴长歌易放,情密语无哗。
归路生残月,春风醉袂斜。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同化光饮象之家》是宋代诗人韩维所作。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又从邻舍家,来折主人花。
游处当年似,悲伤老去加。
兴长歌易放,情密语无哗。
归路生残月,春风醉袂斜。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之情。诗中主人折花的邻舍再次造访,让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游玩之地,但现在他已经年老,悲伤感也随之增加。他感慨兴起的歌声变得容易消散,情感深沉而不张扬。在回家的路上,他看到残月升起,春风吹拂着他的衣袂,仿佛陶醉其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邻舍折花的情景,展示了诗人对青春逝去和岁月流转的感慨之情。诗中的“游处当年似,悲伤老去加”表达了诗人在回忆过去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往昔的怀念,又有对年龄增长所带来的悲伤的感受。
诗人用“兴长歌易放,情密语无哗”来形容自己的情感表达,表明他的情感沉稳而内敛,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张扬和轻易释放。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也与他年龄的增长相呼应,体现了成熟和深沉的特点。
最后两句“归路生残月,春风醉袂斜”描绘了诗人回家的路上的景象。残月的出现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而春风吹拂衣袂的场景则给人一种愉悦和陶醉的感觉。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思考和感慨,透过对邻舍折花和回家路上景物的描绘,呈现了一种成熟、内敛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氛围。
秋千散后朦胧月,满院人闲。几处雕阑。一夜风吹杏粉残。昭阳殿里春衣就,金缕初干。莫信朝寒。明日花前试舞看。
驿卒征夫旦复休,鸾舆未必竟南游。见说江淮民力困,行宫风雨使人愁。
其间绝品非不佳,张禹纵贤非鱼鲠。
旧说西湖比西子,君言西湖似贤士。于嗟契阔十五年,一日相逢只如此。南山北山两高峰,春波滟滟摩青铜。未能荡桨穷胜处,倚栏一望开心胸。老我挂冠隐田里,岂知再见烟连水。小须夏日醉满荷,脱屣东归甘已矣。
日午空斋带睡痕,水蔬山药荐盘飧。林乌信我无机事,长到而今下石盆。
日高裹饭看何山,山缺东南水绕关。松桧不摇风自度,读书声在白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