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同二侄一甥游灵隐净慈寺》

韶华倏已三旬过,南北山分两日游。
翠逻晚寒催暖酒,绿杨风软缓移舟。
无多官事妨行乐,有计吟情夺隐忧。
三啊孤山林处士,泰和容许隐巢由。

作者介绍

程公许(一一八二~?),字季与,一字希颖,人称沧洲先生(《耻堂存稿》卷五《沧洲先生奏议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寄籍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歷华阳尉,绵州教授,知崇宁县,通判简州、施州。理宗端平初,授大理司直,迁太常博士。嘉熙元年(一二三七),迁秘书丞兼考功郎官,二年,因言事劾去。三年,以着作佐郎召,兼权尚书左郎官,累迁将作少监,兼国史馆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迁祕书少监,兼直学士院,拜太常少卿(《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出知袁州。以杜范荐,召拜宗正少卿,爲权倖所格,退处二年。擢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郑清之再相,屏居湖州四年。十一年,起知婺州(本集卷一三《宝庆府改建设厅记》),官终权刑部尚书,卒年七十余。有《尘缶文集》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沧洲尘缶编》十四卷,其中诗十一卷。《宋史》卷四一五有传。 程公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二卷。

作品评述

《同二侄一甥游灵隐净慈寺》是宋代程公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韶华倏已三旬过,
岁月如梭,时间匆匆流逝,
南北山分两日游。
我们一同游览南北山,
翠逻晚寒催暖酒,
山间的翠竹在寒冷的傍晚催促我们享用温暖的酒,
绿杨风软缓移舟。
绿柳在微风中柔软地摇曳,轻缓地推动着船只。
无多官事妨行乐,
没有繁琐的公务阻碍我们的快乐,
有计吟情夺隐忧。
我们有计划地吟咏诗情,抢夺隐藏的忧愁。
三啊孤山林处士,
那座孤山林中的隐士,
泰和容许隐巢由。
泰和的时光容许他隐居于自己的小巢。

诗词通过描绘一次与二侄子和一甥子一同游览灵隐净慈寺的经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先,诗词中的韶华倏已三旬过,表达了时间的短暂和流逝的无情,给人以沉思和思考人生价值的启示。

其次,南北山分两日游,描绘了作者与亲人一同游览山水之间的欢乐和亲情。

接着,诗中描述了翠逻晚寒催暖酒,绿杨风软缓移舟的情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温暖,以及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愉悦。

然后,无多官事妨行乐,有计吟情夺隐忧,表达了作者在自然中追求宁静和快乐的心态,摒弃繁琐的官务,通过吟咏诗情来抚慰内心的忧愁。

最后,诗词以三啊孤山林处士,泰和容许隐巢由作结,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泰和的年代中,他希望能够隐居于山林之中,过上宁静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与亲人游览灵隐净慈寺的愉快经历,同时通过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传递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 《秣陵道中口占二首》

    岁熟田家乐,秋风客自悲。茫茫曲城路,归马日斜时。

  • 《送杜尹赴东都》

    商於留异绩,河洛贺新迁。朝选吴公守,时推杜尹贤。如纶披凤诏,出匣淬龙泉。风雨交中土,簪裾敞别筵。清明人比玉,照灼府如莲。伫报司州政,征黄似颍川。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击青菰裹绿盘。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发际点白,眼眶含青。情枯历历,智照灵灵。形骸如槁木,踪迹肖流萍。月明四海犀通晕,春在百华蜂採馨。

  • 《岁暮书事十二首》

    壮心常许国,平日讨论兵。天地身将老,山河意欲惊。病多缘痛饮,吟苦更伤情。斗酒新丰市,何人问马生。

  • 《出效以江路野梅香为韵得路字》

    居然麋鹿性,疏散疾已痼。杖策城东门,旷景引閒步。日正摇江影,春已暖沙路。疏梅忽相值,与我如有素。清芬煦严律,玉骨洗寒露。颇复动诗兴,况乃有酒户。与君嗅花饮,饮罢为花赋。揽此冰雪姿,裁作山间句。更得双南金,何逊似风度。夷融兴未惬,短景不少驻。呼僮扶步归,要折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