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烂熳春溪暖,紫玉箫沉月树昏。
未觉台中光景晚,人间归去见来孙。
《桐柏观》是宋代葛闳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时光的流逝,并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桃花烂熳春溪暖,
紫玉箫沉月树昏。
未觉台中光景晚,
人间归去见来孙。
【中文译文】
桃花盛开,春溪温暖明媚,
紫色的玉箫沉寂,月亮升起时树木昏暗。
不知不觉间,台城中的光景渐渐变晚,
我将离开人间,回到来世与我的孙儿相见。
【诗意分析】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作为背景,通过描绘桃花盛开和春溪温暖的情景,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紫玉箫沉寂和月亮升起时树木昏暗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降临。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离别人世、回到来世与孙儿相见的情感。诗人对光景的晚落并没有感到遗憾或留恋,而是以一种淡定的心态面对,意味着他对人世间一切的离去都持有超脱的态度。这种超脱的心境与桃花春溪的明媚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死和时光流转的思考。
【赏析】
《桐柏观》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生死的思考,展现出一种超脱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洞察。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明媚的桃花和温暖的春溪与沉寂的紫玉箫和昏暗的树木相对照,创造出一种平衡和谐的画面。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还深化了诗的主题,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思考。
诗人将自己离开人世归去与孙儿相见的决定表达得淡然从容,这种超脱的情感在宋代的诗词中较为常见,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生死和超越个人的追求。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的变化和流逝,抒发了人对生命和时间的感悟,具有深远的哲理意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和时光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死和超脱的探索,展现了一种超越个人的情感和对人生真谛的思索。
九疑联绵属衡湘,苍梧独在天一方。孤城吹角烟树里,落月未落江苍茫。幽人拊枕坐叹息,我行忽至舜所藏。江边父老能说子,白须红颊如君长。莫嫌琼雷隔云海,圣恩尚许遥相望。平生学道真实意,岂与穷达俱存亡。天其以我为箕子,要使此意留要荒。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
天风吹我登姜山,前岩后岩相封间。已从积雨得深涧,更趁浮云同往还。世外空青覆茅屋,屋外凉风吹紫竹。挂冠何日赋归来,煮石篝灯洞中宿。
桐阴清润雨余天,檐铎摇风破书眠。梦到画堂人不见,一双轻燕蹴筝弦。
春云易成雨,一日几回阴。燕湿飞犹快,花寒色更深。邀车愁客远,盘马畏泥侵。向晚晴光吐,西窗绿影临。
游丝纤弱。谩著意绊春,春难凭托。水暖成纹,云晴生影,双燕又窥帘幕。露添牡丹新艳,风摆秋千闲索。对此景,动高歌一曲,何妨行乐。行乐。春正好,无奈绿窗,孤负敲棋约。锦幄调笙,银瓶索酒,争奈也曾迷著。自从发凋心倦,常倚钩阑斜角。翠深处,看悠悠几点,杨花飞落。武进
老至无家别,飘零何处边。音书常不定,生死竟谁传。朔雁伤秋思,阴虫搅夜眠。空庭孤月下,顾影一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