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春事二分休,造化明明百草头。
一夜雨声清似玉,半窗梅影淡于秋。
家贫只与诗为伍,客去从教睡作俦。
败衲依然湖海阔,老来无喜亦无忧。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産》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着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听雨诗》是苏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分春事二分休,
造化明明百草头。
一夜雨声清似玉,
半窗梅影淡于秋。
家贫只与诗为伍,
客去从教睡作俦。
败衲依然湖海阔,
老来无喜亦无忧。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静而寂寥的景象,通过雨天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诗中揭示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受,以及他对诗歌创作和人生境遇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自然的词语描绘了雨天的景象,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首句“三分春事二分休”表达了春天的活力与休憩之间的平衡感,暗示着生命的循环和节奏。接下来的两句“造化明明百草头,一夜雨声清似玉”形象地描绘了雨后百草生长茂盛的景象,以及雨声如玉的清脆声音,给人以清新、生动的感受。
接着,“半窗梅影淡于秋”运用对比手法,将雨天的景象与秋天的淡雅相比较,营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氛围。这句诗也可能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寂静。
下半首,作者提到自己贫穷,但他坚持与诗为伍,并表达了对客人离去、独自入眠的安详心态。诗的最后两句“败衲依然湖海阔,老来无喜亦无忧”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功利的超越和对人生境遇的豁达。即使衣衫褴褛,他仍然心胸广阔,不受外界的喜怒悲欢所困扰,老来无喜亦无忧,保持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态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豁达。
花闻花落总无情,赢得诗人百感生。今日东兰看梨雪,坡仙去后岁清明。
隐居家住玉山阿,新制茅堂接薜萝。悲翠飞来春雨歇,麝香眠处落花多。《竹枝》已听巴人调,桂树仍闻楚客歌。明日扁舟入青浦,不堪离思隔沧波。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薄暮行人息,角声吹已残。城空群犬吠,明月照关山。四望何所见,烟苍树团团。但闻流水声,不见飞鸟还。故园天一角,时危路间关。避地方云始,整驾何当旋。故人同此夕,若为怀抱宽。
逋仙解道影南斜,二百年来蔑以加。别有脱胎诗一句,自从梅后更无花。
猛觉冰生颊,孤吟翻欲狂。汲泉溪作冻,移火月吞光。渍米频拈稗,开薪再剪霜。夜炊一幽事,仆仆不为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