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亭台》

雕楹累栋架崔嵬,院宇生烟次第开。
为向西窗添月色,岂辞南海取花栽。
意将画地成幽沼,势拟驱山近小台。
清境渐深官转重,春时长是别人来。

作者介绍

秦韬玉 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一作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秦韬玉的诗作成就

  其诗皆是七言,构思奇巧,语言清雅,意境浑然,多有佳句,艺术成就很高。代表作有《贫女》、《长安书怀》、《桧树》、《题竹》、《对花》、《八月十五日夜同卫谏议看月》、《边将》、《织锦妇》、《钓翁》、《天街》、《豪家》、《陈宫》、《燕子》、《仙掌》、《独坐吟》、《咏手》、《春游》等,其中以《贫女》一诗流传最广、十分著名。该诗写蓬门荜户的贫家女子,一生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心里想找一个好婆家但又念及自家的贫困以及所谓的“门当户对”之婚姻惯例,不禁暗自悲伤),平日里梳妆俭朴,手工精巧却不用在画眉斗长上,“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可怜每日辛勤忙碌的刺绣劳作都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而已)。全诗语言简丽,描画细腻,寄寓深刻,情真意哀,不愧佳作,该诗的结句“为他人作嫁衣裳”为世人所熟诵。另外《长安书怀》中的“凉风吹雨滴寒更,乡思欺人拨不平”、《题竹》中的“卷帘阴薄漏山色,欹枕韵寒宜雨声”、《八月十五日夜同卫谏议看月》中的“寒光入水蛟龙起,静色当天鬼魅惊”、《钓翁》中的“潭定静悬丝影直,风高斜飐浪纹开”和《天街》中的“宝马竞随朝暮客,香车争碾古今尘”等都是极佳的对句,充分显示了诗人出类拔萃、高人一筹的艺术才华。

作品评述

《亭台》是唐代秦韬玉创作的一首诗。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雕榱累栋架崔巍,
院宇生烟次第开。
为向西窗添月色,
岂辞南海取花栽。
意将画地成幽沼,
势拟驱山近小台。
清境渐深官转重,
春时长是别人来。

这首诗描述了一座亭台建筑的景象,并向读者展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审美观。

诗中的"雕榱累栋架崔巍"描绘了亭台建筑的精雕细琢和宏伟壮观。"院宇生烟次第开"则表现出亭台所在的环境美景。

"为向西窗添月色,岂辞南海取花栽"表明了作者的志趣,他希望在亭台上能够欣赏到美丽的月色,而不远万里去南海采花。

"意将画地成幽沼,势拟驱山近小台"展示出作者的奇思妙想,他想通过营造环境来将庭院变成一个幽深的湖泊,将山脉移近小亭台。

"清境渐深官转重,春时长是别人来"表达了作者对宁静清幽环境的喜爱,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官位的凋落和他对春天和别人的期待。

整首诗以简洁的词句描绘了亭台的美景,并通过对环境的想象来展示作者的诗意和审美观。这首诗通过描述建筑和环境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宁静清幽、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变迁和对春天的期许。

  • 《点绛唇·咏梅月》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孱云愁。格调还依旧。

  • 《记丘宗卿语绍兴府学前景》

    镜湖泮宫转街曲,才隔清溪便无俗。竹桥斜度透竹门,墙根一竿半竿竹。恰思是间宣看梅,忽然一枝横出来。霜余皴裂臂来大,只著寒花三两个。

  • 《次韵酬梵天阇梨》

    数峰残雪对闲门,世态悠悠莫可论。静室禅馀忽相忆,划灰孤坐到黄昏。

  • 《天作》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孙保之。

  • 《偈颂二首》

    昨日夜叉心,今朝菩萨面。菩萨与夜叉,不隔一条绵。

  • 《孟门行》

    黄雀衔黄花,翩翩傍檐隙。本拟报君恩,如何反弹射。金罍美酒满座春,平原爱才多众宾。满堂尽是忠义士,何意得有谗谀人。谀言反覆那可道,能令君心不自保。北园新栽桃李枝,根株未固何转移。成阴结实君自取,若问傍人那得知。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