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啸千崖裂,朝吟万象苏。
山人大自在,无泪捋君须。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铁笛亭》是宋代诗人项安世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以夜晚啸叫和黎明时的吟唱,表达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诗人自身的超然情怀。
译文:
在夜晚啸叫千崖的裂缝,
在黎明时吟唱万象苏醒。
山中隐居的人自在自由,
无需拭去泪痕,任你须发凌乱。
诗意:
《铁笛亭》通过自然景观和山人的形象,表达了自然与人的紧密联系和和谐共生的理念。夜晚的啸叫和黎明时的吟唱象征着自然界的活力和新生。山人在山中隐居,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受外界的束缚。诗中的"泪痕"和"须发凌乱"则表达了山人超脱尘世的情怀和不拘一格的态度。
赏析:
《铁笛亭》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观和山人的形象,富有浓厚的意境。通过夜晚的啸叫和黎明的吟唱,诗人将自然界的活力与生命力与人的情感相联系,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景象。山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他们生活在山中,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超脱尘世的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无需拭去泪痕,任你须发凌乱"表达了山人超然物外的态度,不计较外界的评判和束缚,展现了一种独立自主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递了丰富的情感和哲理,给人以思考和启发。通过展示自然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人呼吁人们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超然情怀,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真正的自我。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示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秋光拍塞小村墟,高下人家意自如。屋底四蚕抽蛹细,墙头三桂着花疏。握儿早秫酒无限,杓子晚菘虀有余。大似元丰年界好,天应容我老樵渔。
朱檐日转轩窗冷,碧嶂云低草树香。山影倒沈波底月,夜阑相对写寒光。
依倚秋风气象豪,似欺黄雀在蓬蒿。不知羽翼青冥上,腐鼠相随势亦高。
昔戍蚕丛北,频行凤集南。烽传戎垒密,驿远客程贪。春尽花犹坼,云低雨半含。种畲多菽粟,蓺木杂松柟。妇汲惟陶器,民居半草庵。风烟迷栈阁,雷霆起湫潭。城郭秦风近,村墟蜀语参。快心逢旷野,刮目望浮岚。考古时兴感,无诗每自惭。嘉陵最堪忆,迎马柳毵毵。
归来不省醉还醒,只怪谯门打一更。秉烛径穿梅下过,此身真在雪中行。
白云深处草堂闲,曾伴支公薄暮还。独上孤舟欲西去,倚樯回望祇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