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清涟树老苍,行穿溪树踏春阳。
溪深树密无人处,唯有幽花渡水香。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天童山溪上》
溪水清涟树老苍,
行穿溪树踏春阳。
溪深树密无人处,
唯有幽花渡水香。
中文译文:
溪水清澈如镜,树木古老苍茫。
我行走在溪水旁,踏着春天的阳光。
溪水深邃,树木密集,没有人的地方,
只有幽静的花儿在水上飘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溪景色。诗人通过对溪水、树木和花儿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首句“溪水清涟树老苍”,通过对溪水清澈如镜和树木苍老的描写,展现了山溪的原始和古老之美。接着,诗人描述自己行走在溪水旁,踏着春天的阳光,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气息的感知和享受。
接下来的两句“溪深树密无人处,唯有幽花渡水香”,描绘了溪水深邃,树木茂密的景象,没有人烟的地方。在这个幽静的环境中,只有幽花散发着香气,给人一种宁静和遥远的感觉。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主题,通过对山溪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追求。同时,通过对幽花渡水香的描写,也寄托了诗人对宁静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山溪的美丽景色,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诗人传递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放松和愉悦的情绪。
文籍先生不肯官,絮巾冲雪把鱼竿。一堆方册为侯印,三级幽岩是将坛。醉少最因吟月冷,瘦多偏为卧云寒。兔皮衾暖篷舟稳,欲共谁游七里滩。
客程欠舞彩衣斑,懒把茱萸对酒看。凉思着人穷脚健,丰年到手老怀宽。有风不怕江流逆,无愧何忧蜀道难。但愿浣花花好在,免教杜曲眼长寒。
拟将物化问渔樵,妙里无形本寂寥。大地云生千嶂雨,中天月上九溟潮。山河劫运九中化,世界尘缘座上销。此意到头谁会得,任他人道似逍遥。
因探梅花踏晓云,隔墙时有暗香闻。枝头才漏春消息,便带春愁一二分。
度柳穿花故故迟,黄金新刷羽毛奇。惊回午梦花梢日,啼破春愁柳絮时。老去上林空好语,向来幽谷有谁知。纷纷云雨成翻覆,求友唯君慰我思。
人家鸡犬近相闻,村落纡回古木深。山客一来尘想尽,水声终日奏鸣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