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带晓露,茅檐起炊烟。
蛩吟枯草根,犬吠坏垣边。
田家亦何营,生理固足怜。
风霜摧我稼,稂莠长我阡。
卒岁复何念,一饱未补前。
我思昔之人,备豫理所先。
积仓遍效野,甘雨盈公田。
临风重搔首,复古何用缘。
张栻(一一三三~一一八○),字敬夫(《诚斋集》卷九八《张钦夫画像贊》作钦夫),号南轩(同上书卷七三《怡斋记》作乐斋),祖籍绵竹(今属四川),寓居长沙(今属湖南)。浚子。从胡宏学,与朱熹、吕祖谦爲友。以荫入仕。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一一六二),浚爲江淮东西路宣抚使,辟爲书写机宜文字(《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一二)。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汤思退用事,主和议,随父罢。干道初,主讲岳麓书院。五年(一一六七),起知抚州,改严州。六年,召爲吏部员外郎兼权起居郎侍立官,寻兼侍讲,迁左司员外郎。明年,出知袁州,以事退职家居累年。淳熙元年(一一七四)起知静江府,广南西路安抚经略使。五年,除荆湖北路转运副使,改知江陵府、荆湖北路安抚使。七年卒,年四十八。有《论语解》、《孟子详说》、《南轩先生文集》等。事见《晦庵集》卷八九《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诚斋集》卷一一六《张左司传》,《宋史》卷四二九有传。 张栻诗,以明嘉靖元年刘氏慎思斋刻《南轩先生文集》(四十四卷,其中诗七卷)爲底本。校以明嘉靖缪辅之刻本(简称缪刻本)、清康熙锡山华氏刻本(简称康熙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田舍》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栻。诗中描述了田舍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和他们对丰收的渴望。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竹叶带着清晨的露水,茅草上升起炊烟。
蟋蟀在干枯的草根间鸣叫,狗在破旧的围墙边吠叫。
田家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他们的生计固然令人怜悯。
风霜摧残了我的庄稼,野草长满了我的田埂。
年年岁岁又何念?上一次的丰收还未填补。
我思念过去的人们,他们备足了一切,是众人的先例。
粮仓里的储备遍布田野,甘雨滋润着公田。
站在风中我感到沮丧,怎么还要依靠古时的因缘呢?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田舍的景象,展示了农民艰苦劳作的生活状态。竹叶上的露水和茅草上的炊烟勾勒出清晨的景象,远处传来蟋蟀的鸣叫和狗的吠声,凸显了乡村的宁静和生机。作者通过描绘农民的生活困境,表达了对丰收的渴望和对过去辛勤劳作的回忆。诗中的风霜、稼草和阡陌等意象,传递了岁月流转和农人辛勤劳作的感慨。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人们的思念,同时对现实的无奈和对依靠传统的困惑进行了反思。
整首诗词以平实朴素的语言展现了农民的生活和情感,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表达了对丰收的渴望和对过去的怀念。这首诗词以深沉的情感和真实的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体现了宋代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清晨读君碑,如到徐亭下。灵境犹缥缈,仙风已潇洒。亭虽人为之,洞是天开者。化工不自了,待子辟蓁野。徐君神骨不埃尘,疏眉秀目方青春。穷追屡束寇贼手,幽讨却作烟霞人。当年远祖尝浮海,采药仙山竟何在。君今复探山中奇,潭潭六室世未知。呜呼安得此亭此洞在吾乡,庐岳自此
落叶寒拥壁,清霜夜沾石。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殷勤一尊酒,晓月当窗白。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象应轩龙次,恩承帝座光。燕坛风澹荡,蚕馆日舒长。
独得万古意。
绮霞初结处,珠露未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