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天庆知观萧惟清写予真求赞》

尘满形容雪满头,分无仙骨到瀛洲。
希夷更请旁人看,曾急流中勇退不。

作者介绍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诜通判庐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爲太学录,累迁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兼权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因缴驳龙大渊、曾觌除知閤门事,奉祠。干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剑州。六年,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八年,兼权中书舍人时以事奉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阁待制、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七年,除参知政事。九年,除知枢密院事。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改判隆兴府。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未几,爲韩侂胄指爲僞学罪首。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开禧三年(一二○七),赐謚文忠。生平着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事见本集卷首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有传。 周必大诗,以清黄丕烈校跋并抄补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宋开禧二年刊本(简称宋本,原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校者校补及异文甚伙,部分有判断,不少仅罗列未定。整理时凡异文与宋本相同,文义且无窒碍者,概从宋本。四库本错夺衍倒极多,而编次较底本、宋本合理,从四库本。编爲十四卷。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天庆知观萧惟清写予真求赞》

尘满形容雪满头,
分无仙骨到瀛洲。
希夷更请旁人看,
曾急流中勇退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周必大创作的作品。它以雪覆盖的头发来比喻尘世的沉浸和纷扰,表达了对清净与超脱的向往。诗中提到了"瀛洲",瀛洲在传说中是仙境的代表,象征着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

第一句"尘满形容雪满头",通过雪覆盖头发的意象,表现了主人公身世俗世的沉浸和尘埃的积累。雪满头的形象也可理解为主人公已然年迈,岁月的沧桑使其心境更加渴望追求超脱。

第二句"分无仙骨到瀛洲",表达了主人公渴望超脱尘世,达到仙境的愿望。"仙骨"指的是具有仙人气质的品质和素养,而"瀛洲"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主人公希望能够脱离尘世的羁绊,达到超然的境地。

第三句"希夷更请旁人看",表达了主人公希望他人能够认同和赞赏自己的追求。"希夷"是指希望他人能够理解自己的心愿和追求。这里可以看出主人公渴望得到社会认可和同侪的支持。

最后一句"曾急流中勇退不",表达了主人公在激流中勇敢地退避的精神。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主人公虽然面临困境和挑战,但他不屈不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超脱。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表达了主人公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面对困境时的勇敢和坚持。通过雪覆盖头发和追求仙境的意象,诗人呈现了一种追求清净超脱的理想境界,表达了对纷扰世俗的厌倦和对高洁境界的向往。

  • 《长安疾后首秋夜即事(一作陈羽诗)》

    九重深锁禁城秋,月过南宫渐映楼。紫陌夜深槐露滴,碧空云尽火星流。清风刻漏传三殿,甲第歌钟乐五侯。楚客病来乡思苦,寂寥灯下不胜愁。

  • 《伐桑》

    二月起蚕事,伐桑人阻饥。已伤持斧缺,不作负薪非。聊给终朝食,宁虞卒岁衣。月光无隔碍,直照破荆扉。

  • 《茉莉》

    岭上老梅树,岁晚等风木。霜风吹枯枝,曾有花如玉。茉莉抱何性,犯此炎暑酷。琢玉再为花,承以敷腴绿。怜渠一种香,偏历寒与燠。空庭三更月,酒醒人幽独。有如高世士,含情不虚辱。时於寂默中,至意微相属。鼻观既得趣,就枕便清熟。梦中见灵均,九畹皆芬馥。

  • 《九日小疾不出》

    病厌追游嬾举觞,今年闭户作重阳。香烟袅袅闲萦几,书卷纷纷静满床。斜日更增秋惨淡,黄花应怪客凄凉。长安光景还如昨,谁醉城南杜曲旁?

  • 《凤栖梧》

    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柳絮欲停风不住,杜鹃声里山无数。竹杖芒鞋无定据,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樵子渔师来又去,一川风月谁为主。

  • 《游南路菩提寺次刁文叔韵》

    高僧居物外,有户昼常扃。海阔知天大,泉甘识地灵。一帘春月静,数点列山青。便卜归欤计,移文休勒铭。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