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天津水声》

洛水近吾庐,潺湲到枕虚。
湍惊九秋后,波急五更初。
细为轻风背,豪因骤雨馀。
幽人有兹乐,何必待笙竽。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作品评述

《天津水声》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洛水靠近我的庐,潺潺的水声传到虚枕之间。急流惊动了九月的秋后,波浪汹涌在五更初。水细如轻风拂面,水势猛如骤雨后余波。在这幽静的地方,有人享受着这种乐趣,何必等待笙竽的音乐呢?

诗意:
《天津水声》以洛水为背景,描绘了水声的韵律和氛围。诗人通过对洛水的描写,表达了自然景观的美妙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水声的起伏和悠扬使人愉悦,诗人认为在这样的幽静之地,无需借助乐器音乐,就能感受到自然的乐趣。

赏析:
这首诗词以洛水的水声为主题,通过描绘水声的特点和效果,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妙和人与自然的交融。诗中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潺湲、湍惊、波急等词语,形象地描述了水流的声音和力量。水声细如轻风,给人以温柔、柔和的感觉;同时,水势又猛如骤雨后的余波,给人以激烈、奔放的感觉。这种对比使诗词更加生动有趣。

诗人通过对洛水水声的描写,表达了自然界的美妙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诗人认为在这样幽静的地方,不需要借助乐器的音乐,就能够享受到自然带来的乐趣。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们追求闲适、清静的心态。

总之,邵雍的《天津水声》通过对洛水水声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让读者沉浸在水声的世界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诗人的态度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