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里外名荒服,一百年来号太平。
争似洛川无事客,佑须列土始为荣。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中文译文: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作者:邵雍
三千里外名荒服,
一百年来号太平。
争似洛川无事客,
佑须列土始为荣。
诗意:
这首诗词是宋代哲学家和文学家邵雍创作的《天津感事二十六首》中的一首。诗人在赞美天津时,用一种比较的手法,将天津与其他地区进行了对比。首先,他说天津距离名山大川很远,但是却有着安定的社会局面。其次,他认为像洛川这样的地方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但是因为战乱频繁,人们无法安居乐业。最后,他强调了天津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在保持安定和繁荣的情况下,才能使这片土地真正荣光。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比的手法,将天津塑造成一个安定和繁荣的地方。这种对比技巧在文学中被称为“比兴”,并被广泛应用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此外,诗人在诗中使用了一些比较深刻的词语,如“名荒服”和“号太平”,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通过这首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宋代天津的繁荣和安定,也可以看到邵雍对家乡的热爱和赞扬。
白帝夔州万古城,全蜀东门下祖控。瞿唐滟澦势崭绝,赤甲白盐光澒洞。峡雨关云朝莫征,烟叶水花洲渚共。少陵冥寞减光辉,山川草木今谁讽。明知风物待组织,可笑可笑浪潮弄。逸亭野老泛舟来,迥立苍茫游览纵。旋提燕拂呵物象,试吐清音激鸾凤。江头一见晁广文,客裹倡酬无乃奉。
溪船莫嫌迮,船迮始相宜。两桨行何驶,重滩过不知。荒村寇相县,破屋屈平祠。不耐新愁得,啼猿挂冷枝。
捣玉扬珠万户,e124眉高髻千峰。佳辰清寿黑头公,老稚扶携欢动。借问优游黄倚,何如强健夔龙。斝舡一棹百分空,浇泼胸中云梦。
竹迳殊疏欠补栽,兰芽欲吐未全开。初暄乍冷飞犹倦,一蝶新从底处来。
紫阳宫女捧丹砂,王母令过汉帝家。春风不肯停仙驭,却向蓬莱看杏花。
为文通绝境,从宦及良辰。洛下知名早,腰边结绶新。且倾浮菊酒,聊拂染衣尘。独恨沧波侣,秋来别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