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尽菊都荒,蜂犹采蜜忙。
何如龟缩壳,此际已深藏。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题宜兴庵壁》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将尽,菊花已经凋零,蜜蜂仍然忙着采蜜的情景。诗人通过对比蜜蜂的忙碌和乌龟缩进壳中的安静,表达了对于时节逝去和物华消散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秋天已经过去,菊花都凋谢,
蜜蜂仍然忙碌着采集蜜糖。
与此同时,乌龟缩进壳中,
安静地隐藏着自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将尽、菊花凋谢的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转和自然界的变迁。菊花是秋天的象征,它们的凋谢预示着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消逝。蜜蜂在这个时候仍然忙碌着采集蜜糖,暗示着它们对于秋天最后的努力和珍惜。然而,与蜜蜂的活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乌龟,它在这个时候选择了缩进壳中,安静地躲避外界的喧嚣和变化。诗人以乌龟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在时光流转中的思考,他或许在借乌龟的沉默来反思生命的短暂和万物的消逝。乌龟的缩进壳中也可以理解为一种避世的态度,对于那些纷繁世事和变幻无常的现实,选择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深藏。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对比蜜蜂和乌龟的行为,抒发了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蜜蜂的勤劳与乌龟的沉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节的感慨,以及对于生命短暂和世事变迁的思考,引发人们对于生命意义和人生态度的思索。
南来一剑住三山,分得平生风月懽。虽宰旌阳应施药,本求勾漏为修丹。蒙庄且慕漆园禄,李老尝为柱下官。我视荣华真惯见,何如早炼碧琅玕。
平湖波渺渺,踪迹杳难寻。城里无时到,云边闭户深。寒灯明古像,晚磬出疏林。寂寞怀高趣,西轩日易沈。
尘埃面目半生勤,去住浑如出岫云。腹馁谩挥求米帖,囊空徙诵送穷文。诗书满架何堪煮,徐黍盈畴政乐闻。欲办烟蓑并雨笠,原随田叟学耕耘。
老尽春风蝶未知,绿阴深处啭黄鹂。如今不作看花念,空对垂杨惜别离。
看山不觉暝,月出禅林幽。夜静见空色,身闲忘去留。疏钟隔云度,残叶映泉流。此地欲为别,诸天生暮愁。
江水去无极,无地有青天。怒涛汹涌,卷浪成雪蔽长川。一望扬州苍莽,隐见烟竿双矗,何处卷珠帘。落日瓜洲渡,鸿鹭满风前。古战场,皆白草,更苍烟。清平犹有遗恨,久矣在江边。北固山前三杰,遥想当年意气,__昵中原。上马促归去,风堕接罗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