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圣光华第二春,与君同日脱凡鳞。
何知素领分符地,却见青云共榜人。
千重使移行府重,一觞欢伯故俦亲。
言诗击节兼风义,且欲因声附翠珉。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提刑张司封同年垂访别郡以诗为谢》是宋代诗人宋庠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张司封的离别之情和对其文才的赞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天圣光华第二春,
与君同日脱凡鳞。
何知素领分符地,
却见青云共榜人。
千重使移行府重,
一觞欢伯故俦亲。
言诗击节兼风义,
且欲因声附翠珉。
这首诗的诗意是,作者和张司封一同在明君的庇佑下,摆脱了平凡庸俗的生活,进入了崭新的境界。作者不禁感慨,原来张司封的才华出众,已达到了可以与他一同获得仙人之名的地步。尽管张司封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官员,但他的才能远超常人,已然跻身于青云榜上的人物之列。
诗中还提到了作者与张司封的离别。在分别之际,作者对张司封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作者提到了张司封的文才,他的诗歌不仅能打动人心,而且表达了高尚的风义。作者甚至渴望自己的声音能附着在张司封的诗篇之中,与他的才华相映成趣。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离别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张司封的崇敬和对他才华的钦佩。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高尚文化的追求和对友谊的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用词简练,展现了宋代士人的风采和情感世界。
明朝遍入孤峰裹,是处寻求不见师。自古上贤难出手,为伊不肯淡工夫。垂经留教五千卷,迷人看著转迷途。凡夫贪爱将为事,少得曹溪这老卢。
猗若人兮葛布,渡柴桑兮水泠泠。稚子髧两髦兮从而后。东家有酒兮,绿参天其荫柳。山风凉兮月瞑,枕白石兮未醒。漭无极兮天游,不知乾之为马兮坤之为牛。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鸦。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
我穿双不借,已办一莫难。背剑嗟鏽铗,腰瓢独金丹。岁晏乃得子,劳作青眼看。行矣各努力,岁月飒已残。
遥观一郡色,尽得二江声。
处处无归路,悠悠且逝波。渚花风外少,江树雨中多。吹笛蛟龙听,开窗鹳鹤过。高人著书手,头白共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