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才见万琅玕,便觉玲珑日影寒。
峰势近环檐外立,湖光更好竹中看。
烟霞古淡僧容瘦,风露清高鹤梦残。
已占两亭凉坐足,再须登阁倚栏干。
姚勉(一二一六~一二六二),字述之,号雪坡,筠州高安(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授平江节度判官。丁母忧服阕,除秘书省正字,因言事免归。召爲校书郎兼太子舍人,以忤贾似道,被劾爲吴潜党,罢。景定三年卒,年四十七(《豫章丛书》本《雪坡舍人集》末附胡仲云《祭雪坡姚公文》,本集文及翁序作年四十六)。遗着由姪龙起编爲《雪坡集》五十卷(本集卷首文及翁序)。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八。 姚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影宋钞本《雪坡姚舍人文集》(简称影宋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并参校《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等。底本诗集外之诗及《豫章丛书》多出底本之七首诗,附于卷末。
《题西湖竹阁寺》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姚勉。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位于西湖边上的竹阁寺景色。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初入门,只见到琅琅玕万千,立刻感觉到玲珑的竹影映照出寒冷的光芒。山峰的形势近在环檐之外,湖光通过竹林更加美妙。古老的烟霞散去,僧人的容颜苍瘦,清风和露水映照出高洁的鹤儿,梦想破碎。已经在两亭凉爽地坐了一会儿,再次需要攀登阁楼,依靠着栏杆欣赏美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竹阁寺的景色,展示了山水和人文之美的结合。诗中作者首先描述了竹阁寺的外观,以琅琅玕来形容竹子的声音,表达了竹林的茂盛和动人之处。接着,他写到山峰近在眼前,湖光透过竹林的美景,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然后,诗人将焦点转向僧人。他描绘了僧人的容貌,淡然古朴,骨瘦如柴。这种对僧人的描写,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并给人一种超脱尘俗的感觉。而风和露水映照出的高洁鹤儿,则象征着纯洁和高尚的品质。
最后,诗人描述了自己的行程。已经在两亭凉爽地坐了一会儿,这表明他已经尽情享受了一段时间的美景和宁静。但他仍然渴望再次攀登阁楼,站在栏杆上,欣赏更广阔的美景。这种渴望表达了人们对更大、更美的世界的追求。
总的来说,《题西湖竹阁寺》通过描绘山水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结合,展示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的和谐共生。诗中的景色描写和对僧人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的向往,同时也展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渴望。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呈现出了一幅富有韵律感和意境的山水画面。
御热蕉衣健,扶羸竹杖轻。诵经凭槛立,散药绕廊行。暝槿无风落,秋虫欲雨鸣。身闲当将息,病亦有心情。
天道若不神,何以惊物而惧人。君道若不神,何以号令鼓万民。故对人以是而设教,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鸡足峰前,黄梅流口,逗到冷泉几制肘。若谓凌霄非正传,毕竟衣法属谁手。野犴吼,虚空昨夜翻筋斗。
白龙夭矫鲛绡薄,鳌呿夜掣东溟若。海上仙人醉露桃,梦翻三点岚光落。珊瑚支拄鱼眼红,皱波髻挽淋漓风。琅缥岛藏翠寒滴,鹤翎洒影青围中。嵌空倒镜扶桑户,锦扈嘶春香玉庄。石上曾孙开竹书,菱花飘入晴空雨。曾孙钓海深濡踝,叹世酸眸叶黄昚。书中伯玉术不朽,回首纶竿系左肘。
岁晚何人肯卜邻,梅於我辈最情亲。两山尽是经行处,一雪不知多少春。先后花随人意思,横斜枝写月精神。寒香嚼得成诗句,落纸云烟行草真。
一毛头上一如来,一一如来鼻孔开。把得这般刀在手,剪教断了唤教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