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题吴江三高堂陆鲁望》

读尽诗书不要官,饥寒欲死岂无田。
生憎俗子慵开眼,逢著诗人便绝弦。
笠泽弁小三益友,笔床茶灶一鱼船。
羡渠赤脚弄明月,蹈破五湖光底天。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作品评述

《题吴江三高堂陆鲁望》是宋代杨万里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读尽诗书不要官,
饥寒欲死岂无田。
生憎俗子慵开眼,
逢著诗人便绝弦。
笠泽弁小三益友,
笔床茶灶一鱼船。
羡渠赤脚弄明月,
蹈破五湖光底天。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杨万里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诗书的追求。他认为读尽了诗书并不需要官位,而在饥寒之中,他也不会没有一块田地。他厌恶那些庸俗之人,只有遇到真正的诗人,他才会心生共鸣,如断弦般感到愉悦。他以笠泽弁小三为朋友,共同分享着诗书的乐趣,他的笔床、茶灶和一艘渔船成为他的全部。他羡慕那些能够赤脚踏月的人,他愿意跋涉穿越五湖,直至天边。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杨万里对官场的冷漠和对诗书的热爱。他坚持认为官位并非人生的唯一追求,而是诗书的修养和内心的满足更为重要。他对庸俗之人的厌恶表达了他对纯粹和高尚的追求。他将诗人视为知音,只有与诗人相遇,他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和共鸣。他与笠泽弁小三成为朋友,共同分享着诗书的乐趣,这种友谊使他感到满足和快乐。他羡慕那些能够超越现实束缚的人,他愿意放下一切,去追寻内心的自由和远大的理想。

这首诗词通过对官场和诗书的对比,表达了杨万里对纯粹和高尚的追求,以及对自由和理想的向往。他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追求,展示了他对诗歌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减字木兰花(王幼安见和前韵,复用韵答之)》

    粉消妆半。一曲阳春歌始断。便觉香红。十倍光华昔未逢。杨花吹起。犹自风前相枕倚。莫恨春残。留取新诗子细看。

  • 《秋游》

    下马闲行伊水头,凉风清景胜春游。何事古今诗句里,不多说着洛阳秋?

  • 《求酒于邻》

    太息官寒独养疴,浮生半作病维摩。新凉欲学东城醉,亡奈维罍已耻何。

  • 《叶教授镐乃翁致政一百三岁,屡加封,仍鍚朱》

    兰玉初攀桂,朱银降自天。堂中有一老,物外百三年。紫诰行充栋,霜毛尽满颠。仁人元自寿,端不羡臞仙。

  • 《和甫得竹数本于周翰喜而作诗和之》

    初侯一亩宫,风雨到卧席。前日筑短垣,昨日始封植。平生岁寒心,乐见岁寒色。翩翩佳公子,为致一窗碧。忆公来相居,筮吉龟墨食。人言陋如何,我自适其适。白眼对俗徒,醉帽坐攲侧。人知爱酒耳,不解心得得。阿堵绝往还,此君是宾客。清风吹月来,懽甚齿折屐。有节似见圣,无言

  • 《加颂蜀僧雪颂》

    净人若信平常事,穿过髑髅连孔鼻。多中一了一中多,城东老母难回避。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