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涧飞虹入洞门,石梯级级树森森。
两崖对立自宾主,一水长流无古今。
仙子吹笙抬鹤舞,骚人得句伴猿吟。
个中便是蓬莱境,何必迢迢海上寻。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歷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题石洞》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魏了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题石洞
跨涧飞虹入洞门,
石梯级级树森森。
两崖对立自宾主,
一水长流无古今。
仙子吹笙抬鹤舞,
骚人得句伴猿吟。
个中便是蓬莱境,
何必迢迢海上寻。
译文:
跨过涧流,飞越彩虹,进入洞门,
石梯一级一级,树木葱茏。
两崖相对,彼此宾主之态,
一水长流,没有古代与现在之分。
仙子吹笙,抬起鹤舞蹁跹,
骚人获得诗句,伴着猿猴吟唱。
其中正是蓬莱仙境,
何必迢迢追寻遥远海洋。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洞景色的画面,通过对洞门、石梯、峭壁、流水等元素的描绘,展示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仙境。洞门处跨过一道涧流,就像飞越一道彩虹,进入洞门,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石梯一级一级,蜿蜒而上,两旁树木葱茏,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诗中提到的"两崖对立自宾主",形容了峭壁之间的关系,宾主之态使人感受到山峦之间的对比和和谐。一水长流,没有古代与现在之分,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不变。整首诗以自然山水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仙子吹笙、鹤舞、骚人吟诗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赞美和向往。
诗的最后两句“个中便是蓬莱境,何必迢迢海上寻”,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山洞景色的喜爱和认可,认为这里已经是美丽的仙境,不必费力追寻海上的奇迹。这是一首抒发诗人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渴望的作品,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给人以宁静、美好的感受,让读者陶醉其中,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与美丽。
晚客他州只为饥,无人可与话心期。前生一念有今日,投老相逢复几时。头白可知天下事,秋深定有客中诗。何当细语梅花下,眼底故人今在谁。
盛阳淑气满岩前,误认仙桃开洞天。根老种传王母颗,花娇色映武陵田。辉增晴旭香盈袖,影落溪流锦障川。几度游山偏著眼,世传春信岂无缘。
渺渺长淮路,秋风落木悲。乾坤限南北,胡虏迭兴衰。志士言机会,中原入梦思。江湖好山色,都在夕阳时。
雨声历历来庭户,喜色津津到泽虞。击壤径思同野老,名亭讵敢学坡苏。
非衣不传於法,非法不授於衣。衣既已授,法若为传。玲珑八面自回合,峭峻一方谁敢窥。
万绿无人嘒一蝉,三层阁子俯秋烟。安排写集三千卷,料理看出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