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扑袂冷飕飕,吹到盘山最上头。
石室少开嫌俗看,莲花时落任僧收。
铜人阅世几寒暑,木客嘲风谁唱酬。
故老相传半疑信,粥盂茶碗慰吾游。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题盘古山二首》是宋代诗人曾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风扑袂冷飕飕,
吹到盘山最上头。
石室少开嫌俗看,
莲花时落任僧收。
铜人阅世几寒暑,
木客嘲风谁唱酬。
故老相传半疑信,
粥盂茶碗慰吾游。
诗词中的“盘古山”是一个地名,作者用清风扑袂的描写表现了山间的寒冷和凛冽。石室少开,意味着它不常被人参观,因为人们嫌弃它俗气。莲花时落,指的是莲花盛开的时节,而僧人则在此时收获莲花。
诗词中出现的“铜人”和“木客”是对山中石室中的雕像的描写。铜人阅世几寒暑,意味着这些古老的铜人经历了多少年月的风雨沧桑。木客嘲风谁唱酬,表现了这些木雕人物在山中嘲笑风的轻盈,却无人回应。
最后两句诗中的“故老相传半疑信,粥盂茶碗慰吾游”表达了游览者对这些古老文物的怀疑和不解,但他们仍然以粥盂茶碗作为慰藉,享受着游览的乐趣。
整首诗以盘古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山中的景物和古老的文物,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类文明的关注。诗中寄托了人们对古老文物的疑问和猜测,同时也展示了人们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游览的愉悦。
滔滔皆鲁客,难得是心知。到寺多同步,游山未失期。云低春雨后,风细暮钟时。忽别垂杨岸,遥遥望所之。
阴阳内感相交结。有铅汞、分八卦罗列。金鼎炼黄芽,正一阳时节。子后午前方进火,向玉炉、烹成白雪。通彻。这玄关、深奥难轻泄。因师指诀幽微,把金丹大药,将来分说。捉住虎龙精,自然日月。造化天机人怎晓,换俗骨、永无魔折。超越。望仙都稽首,朝元金阙。
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药产西南坤地,金丹只此根宗。学人著意细推穷。妙绝无过真种。了一万般皆毕,休分南北西东。执文泥象岂能通。恰似哑人谈梦。
分明七宝更休论。七座门开各有门。一四一三各彼吞。返阳魂。便是
闻说楼居似地仙,不知门外有尘寰。幽人隐几寂无语,心在飞鸿灭没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