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题偶爱》

随行茶灶曾同宿,看尽朝岚与夕霏。
一片诗愁夜渺渺,树林深处见僧归。

作者介绍

方岳(一一九九~一二六二),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进士,歷南康军、滁州教授,淮东安抚司干官,进礼、兵部架阁,添差淮东制司干官。因代淮帅赵葵书稿责史嵩之,史嗾言者论罢,闲居四年。范钟爲左丞相,除太学博士兼景献府教授。淳祐六年(一二四六)迁宗学博士,以宗正丞权三部郎官。出知南康军,移知邵武军,宝祐三年(一二五五)改知饶州、宁国府,未上而罢,闲居七年。程元凤当国,起知袁州。丁大全当国,以忤命劾罢。贾似道当国,起知抚州,辞不赴。景定三年卒,年六十四。明嘉靖中裔孙方谦刊有《秋崖先生小稿》文四十五卷、诗三十四卷,清四库馆臣据当时另一影宋抄本《秋崖新稿》合编爲《秋崖集》四十卷。《秋崖集》较明刊本多出诗八十余首,但明刊本中亦有诗十余首爲《秋崖集》所无。事见《秋崖先生小稿》卷首元洪焱祖《秋崖先生传》。 方岳诗,以明嘉靖五年祁门方氏刻《秋崖先生小稿》(藏上海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秋崖集》(简称四库本)、清翁同书批校并跋抄本(简称翁本,藏北京图书馆)。《秋崖集》中多出的诗,编爲第三十五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六卷。

作品评述

《题偶爱》是宋代方岳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旅途中的风景和心境的描绘和感慨。

译文:
随行茶灶曾同宿,
看尽朝岚与夕霏。
一片诗愁夜渺渺,
树林深处见僧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闲适的笔调,展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并抒发了内心的情感。

首句"随行茶灶曾同宿"描绘了诗人与随行的茶灶在旅途中同宿的情景。茶灶是供给旅行者食物和热水的器具,它象征着旅途中的温暖和便利。这句话通过描写共同经历的细节,表达了亲近和友谊的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看尽朝岚与夕霏"表现了诗人观察早晨和傍晚的景色。"朝岚"指的是早晨的薄雾,"夕霏"指的是傍晚的霞光。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晚时分的自然景观,这些景色的变化与流动在诗中展现出来,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腻感受和对光影变幻的欣赏。

接下来的一句"一片诗愁夜渺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人以"诗愁"来形容自己的心情,暗示了他在旅途中的孤寂和思念之情。"夜渺渺"则增添了一种幽怨和迷离的氛围,将诗人的情感与夜晚的虚幻感联系在一起。

最后一句"树林深处见僧归"描绘了诗人在深林中看到一位僧人归来的情景。这句话通过描写僧人的出现,给诗中的景色和情感增添了一丝宁静和宗教的意味。僧人的归来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内心的寄托和追求,寓意着他在旅途中寻找心灵的安宁和归属。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所闻和内心的情感体验。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友谊、孤寂、迷离和宁静的感慨和追求。《题偶爱》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宋代佳作,通过诗人的感悟和表达,让读者在阅读中领略到旅途中的美与寂寞,以及对内心归宿的追寻。

  • 《曲江独行(自此后在翰林时作)》

    独来独去何人识,厩马朝衣野客心。闲爱无风水边坐,杨花不动树阴阴。

  • 《钓台》

    尽逐鲸鲵埽八区,故人惟我更无余。云台功将任图画,天上客星閒卷舒。若把杀人来逐鹿,争似全身归钓鱼。先生有意羲皇外,不为林泉傲帝居。

  • 《道傍菊一首奉呈安福丞公彭子寿》

    彼美东篱菊,胡为官道傍。蓬生虽翳翳,秉色故煌煌。风露与湔洗,牛羊违践伤。未嗟愆节物,终必在医囊。

  • 《仰和令制腊中三白》

    六花纷委地,随物赋圆方。未戒土牛候,先呈玉马祥。月孤难耀彩,句妙与争光。不独夸三白,深宜熟五粱。

  • 《野步》

    晚来行野色,晴意满江山。旧得贫中乐,今於老后閒。渊明五柳下,颜子一瓢间。此道如能会,孤标下可攀。

  • 《哭薛子舒二首》

    医自金坛至,犹言疾可为。濒危人未信,闻死世皆疑。友共收残藁,妻能读殓仪。借来书册子,掩泪付孤儿。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