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职事马蹄尘,三月莺花世路新。
废邑尚余当日市,旌门已忘昔年陈。
长江浪拍西山脚,乔木阴回太古春。
惟有柳绵情不恶,解将柔远逐行人。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题旧新明县孝义驿》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平生的职责与经历,以及岁月的变迁和自然景色的美丽。
诗人以马蹄尘来象征自己平凡而忙碌的职责,描述了自己多年来奔波劳碌的经历。然而,当三月的莺花开放时,世界却焕然一新,给了诗人一份全新的感受。
诗中提到的"废邑"指的是孝义驿的旧称,虽然已经废弃,但仍有一些市集尚存,这些市集成为了一段过往的记忆。而旌门则是指驿站的大门,它已经遗忘了曾经的繁华与辉煌,昔年的辉煌已成为历史。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长江浩渺的景象,江水拍打着西山的脚下,乔木的阴影将大地笼罩。这样的景色让人联想到太古时代的春天,给人一种宁静和悠远的感觉。
然而,诗人认为只有柳树才能真正体现出柔软和悠远的情感。柳树的枝条柔软而富有韧性,它们不会厌恶旅人的离去,而是温柔地随风摇曳,送行行人离去。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职责与经历、时光的流转以及自然景色的美丽,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悠远情感的思考。整首诗情感温婉,意境深远,通过描写细腻的自然景色和隐喻手法,使读者在感受到时光流转的同时,也体会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变化和情感的升华。
门号签书府,心存攻愧斋。倚栏临曲沼,扶杖看悬崖。槁叶鸣轻雨,残山拥半阶。退公成吏隐,足以畅幽怀。
骤雨东风对远湾,滂然遥接石龙关。野渡苍松横古木,断桥流水动连环。客行此去遵何路,坐眺长亭意转闲。
云起山容改,湖生浦面宽。寒鸦先雁到,乌桕後枫丹。年迈狐装帽,时新豆捣团。非关嗜温饱,更事耐悲欢。
彭城旧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湿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AA17万车炭。流膏迸液无人知,阵阵腥风自吹散。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投泥
赤日炎风书鼓迟,中官宣问到黄扉。传呼宰相槐街静,青盖摇摇未午归。
火云阳焰欲烧空,小槛幽窗想旧峰。白汗此时流枕簟,清风何处动杉松。残更正好眠凉月,远寺俄闻报晓钟。只待秋声涤心地,衲衣新洗健形容。官园树影昼阴阴,咫尺清凉莫浣心。桃李别教人主掌,烟花不称我追寻。蜩螗晚噪风枝稳,翡翠闲眠宿处深。争似出尘地行止,东林苔径入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