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日苍茫水,扪星缥缈楼。
神光来烛夜,寿木不知秋。
海内五峰秀,天涯双径游。
爱山吾欲住,衰疾懒乘流。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题径山寺楼》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浴日苍茫水,
扪星缥缈楼。
神光来烛夜,
寿木不知秋。
海内五峰秀,
天涯双径游。
爱山吾欲住,
衰疾懒乘流。
中文译文:
阳光洒在苍茫的水面上,
摸索星辰的虚幻楼阁。
神奇的光芒照亮了夜晚,
长寿的树木不知秋天已至。
五座美丽的山峰在国内绽放,
我在天涯两条小径上徜徉。
我热爱山水,渴望在此安居,
因衰老和疾病,懒得乘流逝而去。
诗意和赏析:
《题径山寺楼》是范成大的一首宋代诗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山水的热爱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阳光洒在水面上和仰望星空的虚幻楼阁,以及神奇的光芒照亮了夜晚。这些描写借景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有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长寿的树木对季节的无知,暗示了人们面对岁月的流转,无法预知生命的终点。这种对寿命和时间的思考,让人感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诗的后两句描绘了五座美丽的山峰和两条小径,展现了作者在山水间的游览和徜徉。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得以体现。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希望在这片美景中安居的愿望,但因为衰老和疾病,他变得懒散,无心乘流逝而去。
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光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体意境清丽高远,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江山万万重,归去指何峰。未入连云寺,先斋越浪钟。岛香回栈柏,秋荫出庵松。若救吴人病,须降震泽龙。
直下无君回避处,声色全彰第一义。取相凡夫承不知,顿悟圆音方了利。
内花园里动春游,四面参差五石头。玉砌琳阶储碧水,龙葭吹向小亭留。
门外鸦啼杨柳。春色著人如酒。睡起熨沈香,玉腕不胜金斗。消瘦。消瘦。还是褪花时候。
明月到花影,把酒对香红。此情飘洒,但觉清景满帘栊。人被好花相恼,花亦知人幽韵,佳处本同风。挥手谢尘纲,举袂步蟾宫。秋已半,幽涧侧,乱山中。故人过我,终夕乘兴可千钟。赖有曲江才子,坐上平章花月,不管老英雄。心事将何寄,醉语又匆匆。
只道欧阳子,行飞入道山。报来犹佐幕,书至得开颜。过我不相见,底忙成往还。未知重回日,端复几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