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题金华王山甫吟稿》

载贽来相觅,挑灯读失惊。
尊公王逸少,外祖郑康成。
子壮堪传嫡,吾衰浪得名。
江湖有公论,不必问钟嵘。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题金华王山甫吟稿》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挑灯夜读时,心怀敬意地思念并吟咏已故的亲人金华王山甫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携带礼物前来相寻,
点亮灯火读书不觉惊。
尊敬的金华王山甫,
外祖父郑康成。
子孙壮年当继承,
我这衰老者也能有名声。
江湖中有人公认,
不必问钟嵘先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金华王山甫的怀念和敬意,以及对自己家族的衰老和后人的期望。作者在挑灯夜读时,思念已故的金华王山甫,感叹自己的年迈,但仍然希望自己能够有所成就,继承家族的声誉。诗中提到江湖上已经有人公认了金华王山甫的才华,所以不需要再问钟嵘(一位著名的文学家)的意见。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夜间挑灯读书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金华王山甫的景仰和怀念之情。诗中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金华王山甫的尊敬,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家族的忧虑和对后人的期望。作者在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将自己的衰老与金华王山甫的壮年进行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转和个人的变迁。最后提到江湖上已经有人公认金华王山甫的才华,暗示了金华王山甫的声名远播,不需要再去问钟嵘的意见,表达了作者对金华王山甫才华的高度评价。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和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家族和名声的关注。同时,通过对金华王山甫的赞美,也反映了作者对文化传统和才华的敬仰。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一定的叙事性和思考性,展示了作者对人生与家族的思考和追求。

  • 《秣陵道中口占二首》

    岁熟田家乐,秋风客自悲。茫茫曲城路,归马日斜时。

  • 《送杜尹赴东都》

    商於留异绩,河洛贺新迁。朝选吴公守,时推杜尹贤。如纶披凤诏,出匣淬龙泉。风雨交中土,簪裾敞别筵。清明人比玉,照灼府如莲。伫报司州政,征黄似颍川。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击青菰裹绿盘。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发际点白,眼眶含青。情枯历历,智照灵灵。形骸如槁木,踪迹肖流萍。月明四海犀通晕,春在百华蜂採馨。

  • 《岁暮书事十二首》

    壮心常许国,平日讨论兵。天地身将老,山河意欲惊。病多缘痛饮,吟苦更伤情。斗酒新丰市,何人问马生。

  • 《出效以江路野梅香为韵得路字》

    居然麋鹿性,疏散疾已痼。杖策城东门,旷景引閒步。日正摇江影,春已暖沙路。疏梅忽相值,与我如有素。清芬煦严律,玉骨洗寒露。颇复动诗兴,况乃有酒户。与君嗅花饮,饮罢为花赋。揽此冰雪姿,裁作山间句。更得双南金,何逊似风度。夷融兴未惬,短景不少驻。呼僮扶步归,要折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