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向醉乡寻畔域,古今容尽太平人。
沈酣天地来同处,脱略衣冠去卜邻。
一境断无车下土,四时惟有瓮头春。
虚亭未敢从君饮,犹欠陶公漉酒巾。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题公节醉乡亭》是宋代诗人强至所作。这首诗以咏史的方式,通过描写醉乡亭,表达了对太平盛世和古今英豪的赞叹和思索。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莫向醉乡寻畔域,
不要寻找醉乡的边界,
古今容尽太平人。
古往今来的英雄人物都在太平时代得以容身。
沈酣天地来同处,
陶醉于醉乡的人与天地共处,
脱略衣冠去卜邻。
舍弃了衣冠之礼,远离世俗的烦恼。
一境断无车下土,
这片境地没有尘世的纷扰。
四时惟有瓮头春。
四季只有醉乡的春意盎然。
虚亭未敢从君饮,
我不敢与你一同饮酒在这虚亭中,
犹欠陶公漉酒巾。
仿佛还欠陶渊明斟酒的巾帕。
这首诗以醉乡亭为背景,通过对醉乡的描绘,表现出作者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古今英豪的敬仰。诗中的醉乡被赋予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是一个遥远而纯粹的地方,让人感受到宁静与安宁。作者以自己不敢与友人一同饮酒的姿态,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敬慕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风雅人物的怀念。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真挚情感的表达,通过描绘醉乡亭的景象,将读者引入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中,呈现出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人通过对古今英豪的称颂,表达了对历史的敬意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展示了作者崇高的情操和追求真善美的精神追求。
藤花紫蒙茸,藤叶青扶疏。谁谓好颜色,而为害有余。下如蛇屈盘,上若绳萦纡。可怜中间树,束缚成枯株。柔蔓不自胜,袅袅挂空虚。岂知缠树木,千夫力不如。先柔后为害,有似谀佞徒。附著君权势,君迷不肯诛。又如妖妇人,绸缪蛊其夫。奇邪坏人室,夫惑不能除。寄言邦与家,所慎
凿石甃圜庵,结构因岩谷。危梁琢坚珉,湿楚裁寒玉。梵相终无坏,明灯自相续。掘断青山根,白云常在屋。
江州楼上月明中,从事同登眺远空。玉树忽薶千载后,有谁重此继清风。
叠采春风裹,含饴爱独深。卷卷行已训,历历读书箴。长忆违离语,难酬侍养心。微官稽执绋,东望泪盈襟。
谁结危亭古岸头,云容水熊入帘钩。数峰岚翠欲排闼,半夜溪声碍枕流。入坐烟霞终日秀,对床风雨一灯幽。那知戎马纷纭际,杖履相陪得胜游。
自古能全已不才,岂论骐骥与驽骀。放归自食情虽适,络首犹存亦可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