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馀自种南阶竹,好事风流今未闻。
但得七人来结友,何须千亩比封君。
风梢不定微藏日,雨叶初乾薄带云。
自是甘棠人爱惜,不居寒谷遇樵斤。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题福唐郡园清必亭》
福唐郡园清必亭,
春风拂面细雨晴。
七友相聚栽竹子,
千亩田园不如情。
风吹竹叶微微动,
雨后叶片薄如云。
如此美景被珍爱,
不在寒谷遇樵人。
中文译文:
福唐郡园内清幽的必亭,
春风轻拂着脸,细雨晴朗。
七位朋友一起种植竹子,
比起占据千亩的土地,情意更为深厚。
微风吹动着竹叶,
雨后叶片薄如云彩。
这样美丽的景色倍受珍爱,
不会在寒冷的山谷中遭遇伐木的斧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福唐郡园的必亭为背景,描绘了一个美丽宜人的场景。诗人自己种植竹子,感叹这种优雅的爱好在当时并不常见。他欣喜地与七位朋友一起分享这个爱好,认为这种友情胜过千亩的田地和财富。
诗中的竹子被风吹动,叶片随风摇曳,展现出一种动态和生机。雨后,叶片变得薄如云彩,轻盈而透明。这样的美景受到人们的珍爱和宠爱,不会受到山谷中伐木者的破坏。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纯粹友情的推崇。他通过种植竹子和与朋友们分享这一爱好,表达了对自然和友情的热爱,认为这种美好胜过物质财富。诗中的竹子象征着高洁和坚韧,而七位朋友的聚首则彰显了深厚的情谊。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宜人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和真挚友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