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题范文正公书伯夷颂后》

高贤邈已远,凛凛生气存。
韩范不时有,此心谁与论。

作者介绍

秦桧(一○九○~一一五五),字会之,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又中词学兼茂科。钦宗靖康间,累迁御史中丞。从徽、钦二帝至金。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返国(《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三八)。绍兴元年(一一三一)除参知政事。二年罢,提举江州太平观。八年復相。爲相凡十九年,力主和议,诎主战臣僚。二十五年卒,年六十六,赠申王,謚忠献。宁宗时追夺王爵,改謚谬丑,又謚谬狠。《宋史》卷四七三有传。

作品评述

《题范文正公书伯夷颂后》这首诗词是宋代秦桧所作。诗的主旨是通过描绘范文正公和伯夷的高尚品质,反衬自己的不堪之处,表达了对这两位贤者的敬仰和自愧不如之情。

中文译文:
高贤邈已远,
旷达的美德已经离去,
凛凛生气存。
然而他们高尚的精神依旧存在。

韩范不时有,
我们时有机会欣赏到韩范的才华,
但是这种才华与出色的品质相比,
还远远不足,
此心谁与论。

诗意和赏析:
在诗中,秦桧通过写范文正公和伯夷的高贵操守和精神风貌,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敬仰之情。范文正公被誉为宋代仁学的代表,他的品德高洁,治学有方,学问渊博,深受人们敬仰。伯夷是古代贤者,舍弃了贵族的荣华富贵,追求道德的高标准,成为后人效仿的楷模。

通过描绘这两位贤者的高贵品质,与自己的不足相对照,秦桧表达了自己的自愧和失落之情。他认识到自己的才能和品行还远远比不上范文正公和伯夷,这使得他感到内心的焦急和无奈。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秦桧对贤者的敬仰和自身的自卑。诗词通过对高尚品质的赞美和自省,展现了作者对道德价值的重视和对自我的反思。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