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东台寺,今朝一苇杭。
不关公事了,政以病躯妨。
大士迁居梦,寒炉得圣香。
世人空自异,吾道本何方。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题东台寺》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每天都来东台寺,
今天早晨只有一根芦苇。
不再关心公事,
政务受病体所妨。
大士搬迁寺庙的梦,
寒炉中得到神圣的香气。
世人空自异,
我的信仰从何而来。
诗意:
这首诗词以东台寺为背景,描绘了诗人转变心境的情景。诗人在东台寺日复一日地度过,但在这个清晨,他只看到一根孤独的芦苇。这里的芦苇可能象征着诗人自身的孤独和脆弱。诗人表达了对政事的冷漠,他的身体状况使他无法继续从事政务。然而,他却在大士(指佛教中的高僧)迁居的梦中获得了一种神圣的香气,这可能是一种灵性的体验。最后,诗人思考世人的种种疑惑和异议,而他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又来源于何处。
赏析:
《题东台寺》通过对东台寺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悟和思考。诗中的东台寺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内心的寄托和追求的象征。诗人通过对东台寺的描述,表达了对现实政事的疲倦和对宗教信仰的追求。他把政务置于一边,关注自己内心的修炼和追求。诗中的大士迁居梦和寒炉得圣香,暗示着诗人通过内心的寻求和灵性的体验,得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和解脱。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人异议的思考,他认识到每个人的信仰和道路都是不同的,而他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又来源于何处,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和内心追求的矛盾与思考。它揭示了人们在纷繁世事中寻求内心宁静和信仰归宿的渴望,以及对不同信仰和道路的包容与思考。
一树衰残委泥土,双林荣曜植天庭。定知此后天文里,柳宿光中添两星。
向来曹孟德,曾拟表征西。那得忠孝字,金书作墓题。
大雨晓未止,疾风朝更颠。茅飞疏我屋,禾偃病民田。未可专时戾,多繇得地偏。虽然岂无念,衣薄尚无绵。
瑞云深处碧玲珑,得道高人在此中。玉树影迷唐旧邸,金钟声绕汉诸宫。夜看西北天星近,晓对东南海日红。咫尺便分仙欲路,吴山斜出锦屏风。
雪消山水见精神,满眼东风送早春。明日杏园应烂熳,但须期约看花人。
暑雨初收体为轻,远山尽出眼偏明。诗凭写兴忘工拙,酒取浇愁任浊清。绿树有阴休倦步,澄溪无滓濯尘缨。老人本少凋年感,不奈江城暮角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