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题承庵二首》

神封王爵号优游,众水奔归祠下流。
沃若郊原真可隐,悠然心景自相投。
绵绵野径蟠山腹,瑟瑟枯溪泻石头。
直到法华高处望,天珍未许有心求。

作者介绍

王柏(一一九七~一二七四),字会之,少慕诸葛亮爲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爲“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爲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謚文宪。柏着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爲《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诗,以《续金华丛书》本《鲁斋王文宪公文集》(其中诗四卷)爲底本,校以明正统刻本(简称正统本),及影印《四库全书》本《鲁斋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题承庵二首》是宋代王柏创作的诗词作品。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神封王爵号优游,
众水奔归祠下流。
沃若郊原真可隐,
悠然心景自相投。
绵绵野径蟠山腹,
瑟瑟枯溪泻石头。
直到法华高处望,
天珍未许有心求。

诗意:
这首《题承庵二首》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的图景,并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内心的宁静。诗中以自然山水为背景,表达出诗人心灵与自然的交融,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领悟。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山水景色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的元素,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诗中的“神封王爵号优游”表达了诗人在这片山水之间自在游玩的心情。众水奔归祠下流,传达了大自然水流奔泻的生动景象。

诗中的“沃若郊原真可隐,悠然心景自相投”表达了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诗人的内心得到了宁静与舒适的感受。他认为这样的景色如此美好,仿佛可以将自己的心境完全融入其中。

接下来的描写中,“绵绵野径蟠山腹,瑟瑟枯溪泻石头”展示了山间小径蜿蜒曲折,溪水从石头间流淌的景象。这些细腻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静谧。

最后两句“直到法华高处望,天珍未许有心求”,诗人以法华山为高处,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渴望。他认为天珍之境还未有心去追求,暗示了人生的境遇和追求的深层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通过自然的形象,诗人传递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远方的向往。这首诗词唤起读者对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引发思考和共鸣。

  • 《新晴西园散步四首》

    池水初生盖玉沙,雨余碧草卧堤斜。日摇波影缠桥柱,绣出栾枝遍地花。

  • 《颂古一百首》

    百年犹恐没人知,名字仍交厅胁题。入水入泥难放牧,仰山只得半边骑。

  • 《献仆射相公》

    五年黄阁掌陶甄,忧国翻成两鬓斑。初到庙堂温树冷,暂收霖雨岳云闲。春园领鹤寻芳草,小阁留僧画远山。惟有门生苦求见,竹斋花院一开关。

  • 《次韵张参议送行》

    君王菲食继唐虞,北望中原忆故墟。嗟我怀人无惮远,参卿军事且烦渠。急须把酒浇天口,早与归朝说地舆。湖水小儒无籍在,十年犹佩兔园书。

  • 《沙苑》

    茫茫信马行,不似近都城。苑吏犹迷路,江人莫问程。聚来千嶂出,落去一川平。日暮客心速,愁闻雁数声。

  • 《闲居》

    绿发老梅千百树,梅边略彴是吾家。一窗西日不知晚,十月南枝无数花。谁信闲身惟鹤伴,自怜愁眼得书遮。闭门兀兀太痴绝,起唤扁舟载月华。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