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方节序漫相亲,又见春灯照眼新。
秦苑烟花三辅梦,梁州风俗隔年身。
千门宛转迎华月,九陌逶迤起暗尘。
淮海路迷何所处,孤城深锁独愁人。
诗词:《腾阳元夕》
朝代:明代
作者:朱应登
殊方节序漫相亲,
又见春灯照眼新。
秦苑烟花三辅梦,
梁州风俗隔年身。
千门宛转迎华月,
九陌逶迤起暗尘。
淮海路迷何所处,
孤城深锁独愁人。
中文译文:
异乡节令随处有热闹,
又见春灯照亮新眼界。
秦苑的烟花散发着迷梦,
梁州的风俗使人身世相隔。
千门万户迎接着明亮的月光,
街道曲曲折折,弥漫着浓重的尘埃。
淮海之路迷失在何处,
孤寂的城池深深锁住了独自忧愁的人。
诗意和赏析:
《腾阳元夕》是明代朱应登所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异乡元夕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的开头,诗人用“殊方节序漫相亲”来描述异乡节令的热闹氛围,意味着即使身处异乡,仍能感受到春节的喜庆和亲情的融洽。接着,诗人提到“春灯照眼新”,春灯象征新的希望和明亮的未来,使人眼界得到开拓和启迪。
接下来的两句,“秦苑烟花三辅梦,梁州风俗隔年身”,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秦苑和三辅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地方,他们的烟花和风俗使诗人产生了追忆和遥想的梦境,而梁州的风俗与异乡有所隔阂,使诗人感受到了身世的距离。
下面两句,“千门宛转迎华月,九陌逶迤起暗尘”,描绘了异乡的夜晚景象。千门万户迎接明亮的月光,而街道的弯曲和尘埃的弥漫则暗示着繁华背后的寂寞和浮躁。
最后两句,“淮海路迷何所处,孤城深锁独愁人”,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迷茫和孤寂。淮海路迷失在何处,意味着诗人在异乡找不到归属感和方向感,而孤城的深邃则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独自愁苦。
整首诗通过描绘异乡的元夕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在异乡的困惑和孤独。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复杂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地体验到诗人的心境。
万山高下擅清都,烟火四开总版图。白日梯人天上走,青莲载客水中浮。道超形妙称仙释,人尚耕桑见妇姑。干戈满路川原静,何物壶公更一壶。
贱宜人弗齿,贫遣日劳心。不著新诗句,春愁那可禁。
凡深于诗者皆配焉,亦可使后生兴起。因作此诗以俟之屈原杜甫两无伦,诗到能愚始入神。日月争光唯此志,江河不废赖斯人。西天古佛应分坐,三代遗风可再淳。欲向空山酬法乳,瓣香独拜泪沾襟。
於赫圣主,敷德流泽。布宣弗勤,时予之责。
行尽松坡与竹坡,沿溪窈窕上岩阿。山深每恨客来少,寺近莫教僧到多。但觉洞中人不老,不知云外事如何。边头又报真消息,靼使来朝乞讲和。
霜露再相换,游人犹未归。岁新月改色,客久线断衣。有鹤冰在翅,竟久力难飞。千家旧素沼,昨日生绿辉。春色若可借,为君步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