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陶侃惜谷》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侃大怒诘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作者介绍

司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初仕苏州签判。父死服除,改武成军签判。庆历六年(一○四六),以庞籍荐授馆阁校勘,后受庞籍辟爲并州通判。召还爲开封府推官,累除知制诰,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爲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熙宁三年(一○七○),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永兴军,改判西京留司御史臺。六年,以端明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居洛阳,主编《资治通鉴》。哲宗即位,召主国政,元祐元年,拜左僕射兼门下侍郎,卒于位,年六十八。赠温国公,謚文正。有文集八十卷,杂着多种。事见《东坡全集》卷九○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宋史》卷三三六有传。 司马光诗十四卷,以《四部丛刊》影宋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即宋绍熙刊本,亦即绍兴二年本)爲底本,参校清干隆六年陈宏谋校刊《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陈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四库本)等。底本卷二、卷三有若干首有目无诗,分别据陈宏谋刊本补入。底本卷六《又和讽古》“海客久藏机”一首,与卷一《和之美讽古二首》之二重复,已删略。又辑得集外诗及断句,另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陶侃惜谷翻译及注释

翻译
  陶侃曾经外出游玩,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没熟的稻穗,陶侃问:“你为什么用这个呢?”那人说:“我走在路上看见的,姑且取来玩玩罢了。”陶侃非常生气地说:“你既然不种田了,还随意戏弄别人的庄稼!”陶侃把那人抓起来用鞭子打。因此老百姓都勤恳地耕地,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注释
⑴尝:曾经。
(1)出:外出。
⑵持:拿着。
⑶何为:即“为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指干什么。
⑷云:说。
⑸聊:姑且。
⑹耳:罢了。
⑺汝:你.
⑻不田:不种田。田:名词作动词,种田。
⑼贼:毁害,毁坏,损害,伤害。
⑽执:抓住。
⑾鞭:名词作动词,抽打。
⑿是以:因此。
⒀勤于农植:即“于农植勤”,对农业肯下苦力。
⒁给:富裕,足,丰足。
⒂足:足够。
⒃聊取之耳:随便取来玩玩罢了。
⒄汝既不田:你既不努力种田。
⒅戏贼人稻:为了游戏破坏农民的庄稼。
(19)陶侃:史称陶侃为荆州刺史,在所辖的长江中游地区,甚至“道不拾遗”。这显然与他的爱惜民力,重视生产有关。
(20)出:外出
(21)持而鞭之 ,而:表转折。

陶侃惜谷寓意

  这个故事体现了陶侃爱民如子,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正直、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的品质。

  节俭是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珍惜劳动果实,则是农民辛勤劳动的尊重。陶侃用他的实际行动传承了这一美德,并因此换来了一方百姓的丰衣足食。作为青少年,我们更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应该珍惜粮食。

  作者对陶侃态度是赞扬,表现了陶侃爱民如子,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正直的特点。

  • 《五年二月朔投晓到岩寺适值亡女忌日因而饭僧》

    沐雨冲风夜向晨,九龙岩畔报中春。行庖一供山僧饭,下咽甘□不笑贫。

  • 《试笔》

    试笔山窗竹影凉,闲临小字换鹅章。定巢燕子时飞过,带得残花落纸香。

  • 《过山庵》

    天地一间屋,心安到处家。淡中尝世味,吟里足生涯。煨芋频添炭,烹泉旋品茶。空山无纸帐,梦不到梅花。

  • 《偈五首》

    一九与二九,相逢不出手。冻得鸱吻头,面南看北斗。诸禅人,晓不晓,地炉火冷莫嫌寒,更有樵夫赤脚走。

  • 《葵藿倾太阳》

    葵藿比君子,卑棲亦自荣。叶随朱夏盛,心逐太阳倾。大象无私照,孤黄不并生。风稍轻转影,云日澹留明。连茹怀君志,同根念旧情。拾遗千古恨,难夺峦轩英。

  • 《丁巳春夏之交巨浸屡至小民艰食郡侯请诸寓贵》

    趁晴亦欲强追陪,争奈浓阴墨样堆。燕子才衔春色至,鹁鸪又唤雨声来。从教野草争先长,勒住名花莫浪开。世道而今总如此,竹关深闭且擎杯。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