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桃花》

争开不待叶,密缀欲无条。
傍沼人窥监,惊鱼水溅桥。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作品评述

《桃花》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桃花争相开放,如同没有等待叶子的允许,密密地连接在一起,几乎看不到花间的隔离。在池塘旁边,有人窥视监视,一条惊慌的鱼跃出水面,溅起水花飞过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桃花盛开的景象,表达了桃花的生命力和热情。桃花不顾一切地开放,像是没有等待叶子的允许,密密地相连,形成了一片华美的景色。诗中提到了一个人在池塘旁边窥视监视,这突然的惊扰使一条鱼跃出水面,溅起水花,给整个景象带来了一种生动的动态感。

赏析:
苏轼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桃花盛开的景象,通过桃花的生长状态和形态表达了桃花的热情和生命力。诗中的桃花不受任何阻碍,争相开放,形成了一片美丽的景色。这种热情和生命力与人们追求自由和独立的精神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热爱。

诗中的窥视者和惊鱼的插入,使整个景象更加生动有趣。窥视者的出现给诗中的景象增添了一丝神秘和戏剧性,而惊鱼跃出水面的瞬间则给整个景象带来了一种动态的感觉,使诗意更加丰富。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展现了苏轼的诗性和情感。同时,诗中所蕴含的思考和意境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启迪和思索的空间。

  • 《出居十六咏·幽谷》

    入林不厌深,避世不厌独。倦飞鸟知还,毋惮下乔木。

  • 《昭君怨》

    人面不如花面。花到开时重见。独倚小阑干。许多山。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说道梦阳台。几曾来。

  • 《寒食前一日行部过牛首山七首》

    出了长于过了桥,纸钱风裹树萧骚。若无六代英雄骨,牛首诸山肯尔高。

  • 《代书寄陈章屯田》

    执别而来二十春,忽飞书意一何勤。四方岂是少贤士,千里犹能思故人。世态见多知可否,物情谙久识疏亲。我今老去甘衰朽,无补明时卧洛滨。

  • 《寄知来弟》

    霏霏寒日陨清霜,勃勃阴风出土囊。尺木未阶龙久蛰,衔芦不稳雁斜行。仕涂田舍成三已,世态江湖合两忘。无术忧民缘底瘦,一杯豆粥爇心香。

  • 《潭溪十咏·怀新亭》

    茅檐入竹低,旷野时寓目。寂寂农家春,新秧满田绿。何时稻登场,秋山响蓬朴。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