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探春令》

溪桥山路。
竹篱茅舍,凄凉风雨。
被摧残沮挫,精神依旧,无奈相思苦。
东君故与收拾取。
忍教他尘土。
向绿窗绣户,朱栏歇、雨孱风瘦,雪欺霜妒,时光牢落。
怎奈向、天与孤高出众,一任傍人恶。
凡花且莫相嘲谑。
尽强伊寂寞。
便饶他、百计千方做就,酝藉如何学。

作者介绍

赵长卿号仙源居士。江西南丰人。宋代著名词人。 宋宗室,居南丰。生平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

赵长卿的文学成就

  赵长卿词作甚多,远师南唐,近承晏、欧,模仿张先、柳永,颇得其精髓,能在艳冶中复具清幽之致,为柳派一大作家。词风婉约,“文词通俗,善抒情爱”,颇具特色,耐读性强,享誉南宋词坛。多为咏颂风物之作,也间有讥时诮世、况己喻人的篇章,均清新活泼,自然天成。 著有词集《惜香乐府》10卷。毛晋刻入《宋六十名家词》中。最早是由乡贡进士刘泽整理编集,并以春景、夏景、秋景、冬景及总词、贺生辰、补遗类编,厘为十卷。《四库全书总目》对其有评论。《全宋词》录有其词339首,为宋代词人现存作品最多的作家之一。明代毛晋云:长卿的词“方之徽宗”,“响出云霄矣。”

赵长卿的生卒年考

  唐圭璋的《两宋词人时代先后考》把赵长卿排在北宋末期的词人中,生卒年均不可知。但在《惜香乐府》第三卷末尾有一段附录,记张孝祥死后临乩事。考张孝祥卒于南宋乾道五年(1169),那时赵长卿还在世作词,可知他是南宋初期人。有学者对赵长卿所处的具体时代进行了基本的考证,得出他的生活年代大约在北宋末南宋初,即徽宗(1101-1125)、钦宗(1126-1127)朝,南宋高宗(1127-1162)及孝宗(1162-1189)朝前半期,周邦彦、李清照同期稍后,辛弃疾之前。

作品评述

《探春令》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赵长卿。这首诗词描绘了溪桥山路上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孤寂和相思之苦。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溪桥山路,竹篱茅舍,凄凉风雨。
被摧残沮挫,精神依旧,无奈相思苦。
东君故与收拾取。忍教他尘土。
向绿窗绣户,朱栏歇、雨孱风瘦,雪欺霜妒,时光牢落。
怎奈向、天与孤高出众,一任傍人恶。
凡花且莫相嘲谑。尽强伊寂寞。
便饶他、百计千方做就,酝藉如何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山水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溪桥、竹篱、茅舍等元素,展现出一种凄凉的风雨景象,突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相思之苦。

诗词中的“东君”指的是东风。诗人希望东风能带走他的相思之情,但他无奈地看到东风却被尘土所遮掩,无法传达他的思念。

接下来,诗人将目光投向窗户,描绘了朱栏下雨雪纷飞的景象,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无论是风雨、雪霜还是时光的变迁,都让诗人感到孤独无助。

诗的结尾表达了诗人的坚强和不屈的态度。尽管他身处困境,受到他人的恶意嘲讽,但他劝告那些嘲笑他的人不要轻视他。他宣示了自己对寂寞生活的坚持,无论如何都会努力去创造和实践自己的价值。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坚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困境的抗争。诗词的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展现了宋代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 《中秋》

    阴云不见日,何处有秋天。今夕复何夕,青山满檐前。况是中秋夜,玩月不知眠。杯盘同胜友,此事记年年。

  • 《为王山伊子渚赋潜斋末句宁声叶新之》

    斯文宗绪自河南,妙处元非故纸鑽。万里梦归伊阙远,一窗静对玉峰攒。林深雾豹南山隐,海阔风鹏北溟搏。刻楮自怜无一补,写心寄与故人看。

  • 《送季舅汪江州》

    清直如公天自知,晚年百顺了无亏。九成台下方还旆,五老峰前又拥麾。题坐喜逢陈仲举,据床好继庾元规。太平散吏无由到,倚听中和乐职诗。

  • 《蝶恋花》

    雨过蒲萄新涨绿。苍玉盘倾,堕碎珠千斛。姬监拥前红簇簇。温泉初试真妃浴。驿使南来丹荔熟。故翦轻绡,一色颁时服。娇汗易唏凝醉玉。清凉不用香绵扑。

  • 《闻夜啼赠刘正元》

    寄泣须寄黄河泉,此中怨声流彻天。愁人独有夜灯见,一纸乡书泪滴穿。

  • 《白发》

    白发非有种,如何忽自生。尽从方寸地,莳此两三茎。场屋债犹欠,山林计未成。头颅知渐丑,羞向镜中呈。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