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太白山老僧》

二十里松阴,居来不厌深。
云迷归日路,山是暮年心。
水黑龙移井,风腥虎过林。
消除万事尽,时或动微吟。

作者介绍

释文珦(一二一○~?)(生年据本集卷一○《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余。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文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及《诗渊》中所引录。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作品评述

《太白山老僧》是宋代释文珦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一位老僧对太白山的深情和对岁月流转的思考。下面是《太白山老僧》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二十里松阴,居来不厌深。
云迷归日路,山是暮年心。
水黑龙移井,风腥虎过林。
消除万事尽,时或动微吟。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居住在太白山的老僧的心境和感受。他对太白山的松树林深感喜爱,居住在这里他从未对环境感到厌倦。云雾弥漫使他迷失了回去的路,但太白山成了他晚年心中的寄托。他看到水井中的倒影变得模糊不清,风从林间吹来有着野兽的气息。然而,这一切都让他感到安宁,他感受到了万事消除的宁静,有时也会微微吟唱。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老僧对太白山的深深眷恋和内心的宁静。二十里的松树林给他带来无尽的喜悦,他在这里居住久了也没有感到厌倦,说明他对这片松阴有着深厚的情感。云雾的弥漫使他迷失了回去的路,但太白山成了他晚年心中的归宿,他将自己的心与山融为一体。水井中的倒影变得模糊不清,这可能意味着时间已经使他的容颜发生了变化,但他并不在意。风从林间吹来,带着野兽的气息,这种野性的气息与他内心的宁静形成了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他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老僧感受到了万事消除的宁静,他时而会动情地吟唱,这可能是他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方式。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老僧对太白山的深情和对岁月流转的思考。他在山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然、与岁月融为一体。这种超脱尘世的境界给人以启迪,使人们感受到了宁静、深思和超越时空的力量。

  • 《示程生二首》

    柴桑风度极清真,地位当齐古逸民。不为儿曹营饱暖,聊将诗句写经纶。喜君自得超遥趣,与世相忘寂寞滨。正欲细论嗟遽别,空惭祖谢响然臻。

  • 《梦方孚若二首》

    仙鬼微茫果是非,不如辽鹤有归期。铸成范蠡何嗟及,绣作平原未必知。歌扇舞裙风雨散,野田荒草古今悲。可怜一觉寒窗梦,犹记联鞍出塞时。

  • 《五月二十夜梦尹师鲁》

    昨夕梦师鲁,相对如平生。及觉语未终,恨恨伤我情。去年闻子丧,旅寄谁能迎。家贫儿女幼,迢递洛阳城。何当置之归,西望泪缘缨。

  • 《呈赣守陈千峰先生》

    此行滩最险,犹幸拜先生。身与天俱远,心惟月共明。家书何日到,世路几时平。岁晚嗟寥落,春风独满城。

  • 《宴席赋得姚美人拍筝歌(美人曾在禁中)》

    出帘仍有钿筝随,见罢翻令恨识迟。微收皓腕缠红袖,深遏朱弦低翠眉。忽然高张应繁节,玉指回旋若飞雪。凤箫韶管寂不喧,绣幕纱窗俨秋月。有时轻弄和郎歌,慢处声迟情更多。已愁红脸能佯醉,又恐朱门难再过,昭阳伴里最聪明,出到人间才长成。遥知禁曲难翻处,犹是君王说小名。

  • 《偈倾一百三十三首》

    直下是,直下是。钝鸟不离窠,良驹千万里。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