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炬高高,龙烟细细。
玉楼十二门初闭。
疏帘不卷水晶寒,小屏半掩琉璃翠。
桃叶新声,榴花美味。
南山宾客东山妓。
利名不肯放人闲,忙中偷取工夫醉。
刘敞(一○一九~一○六八),字原父,或作原甫,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皇祐三年(一○五一),迁太子中允、直集贤院。至和元年(一○五四),迁右正言、知制诰。二年,奉使契丹。三年,出知扬州。岁余,迁起居舍人徙知郓州、兼京东西路安抚使。旋召还纠察在京刑狱。嘉祐四年(一○五九),知贡举。五年,以翰林侍读学士充永兴军路安抚使、兼知永兴军府事。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改集贤院学士、恒南京留守司御史臺。神宗熙宁元年卒于官,年五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集贤院学士刘公墓志铭》)。有《公是集》七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成五十四卷,其中诗二十七卷。《宋史》卷三一九有传。 刘敞诗,以青武英殿聚珍版《公是集》(福建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所收六卷本(简称名贤本)、《宋百家诗存》所收一卷本(简称诗存本)、不分卷明抄本(简称明抄本)、清干隆十五年刘氏刊四卷本(简称刘本)。并酌採清鲍廷博校记(简称鲍校)、近人傅增湘校记(简称傅校)。清光绪二十五年广雅书局刻本(简称广雅本),与底本同一系统,偶有异文,亦予出校。新辑得的集外诗编爲第二八卷。
《踏莎行》是一首宋代刘敞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蜡炬高高,龙烟细细。
玉楼十二门初闭。
疏帘不卷水晶寒,小屏半掩琉璃翠。
桃叶新声,榴花美味。
南山宾客东山妓。
利名不肯放人闲,忙中偷取工夫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和描绘宴会场景为主要内容。诗中描绘了一个豪华宴会的场景,以及主人忙于追求功名而不愿放松的心态。
诗的开头写道:“蜡炬高高,龙烟细细。”这里描述了高高升起的蜡烛和细细上升的炊烟,营造出宴会的热闹氛围。接着,诗人描述了玉楼的十二扇门刚刚关闭,意味着宴会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宴会场景中的细节。疏帘不卷,水晶寒,小屏半掩,琉璃翠,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场景的华美和精致。诗中还提到桃叶新声和榴花美味,用以形容宴会上的美食和音乐,增添了宴会的愉悦气氛。
接下来的两句“南山宾客东山妓”揭示了宴会的参与者。南山宾客指的是贵族或重要宾客,而东山妓则是指陪酒女郎。这里展示了宴会的繁华和热闹,以及贵族与妓女之间的交往。
最后两句“利名不肯放人闲,忙中偷取工夫醉”表达了主人的心态。主人忙于追求功名,不愿放松自己,但在繁忙之中,他偷得一些时间来享受宴会的酒宴和欢乐。
整首诗以华丽的描写和细腻的用词,展现了宴会的场景和气氛,同时也通过主人的心态,反映了忙碌与放松之间的矛盾。这首诗词既展示了宋代宴会的繁华和豪华,又表达了作者对功名追求的思考和对闲暇时光的向往。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君家故多书,馀地看寒绿。食箪到尚悬,墙小摘杞菊。霜畦新雨馀,柔条已三沫。贵不数熊蹯,芳鲜落我腹。口香唾茧纸,细字烦记录。平章三百篇,焜耀五千读。辛夷与杜若,百世亦臣朴。士饥固其常,吾事已可卜。归来一粲然,毋待发曲局。
事同一家,万别千差。云门糊饼,赵州吃茶。何似南山鳖鼻蛇。
乐天书内重封到,居敬堂前共读时。四友一为泉路客,三人两咏浙江诗。别无远近皆难见,老减心情自各知。杯酒与他年少隔,不相酬赠欲何之。
金陵六月晓犹寒,近北天时较少暄。打尽来禽那待熟,半开萱草已先翻。独龙冈顶青千摺,十字河头碧一痕。九郡报来都雨足,插秧收麦喜村村。
白发萧萧壮气衰,垂头兀兀董生帷。饥难煮字将焚砚,语不惊人懒作诗。昔日卞和常泣玉,今时墨子更悲丝。自从梦笔风流后,枯配那能出菌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