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索居三首》

索居非谪地,垂老更穷途。
去住看人意,幽忧赖我无。
小园花草秽,陋巷犬羊俱。
近觉根尘离,忘言日益愚。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索居三首》是苏辙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他的隐居生活以及对世俗的厌倦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态度。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索居非谪地,
垂老更穷途。
去住看人意,
幽忧赖我无。

小园花草秽,
陋巷犬羊俱。
近觉根尘离,
忘言日益愚。

诗词的意境表达了苏辙的隐居之志。他选择离开繁华喧嚣的世界,过一种简朴的生活。"索居非谪地"表明他的隐居并非被贬斥到偏远的地方,而是自愿选择的。"垂老更穷途"表达了他隐居后境遇的艰难,不再追求世俗的富贵和荣华。

"去住看人意,幽忧赖我无"表明他不再受他人眼光的束缚,自由自在地选择去或留。无论是在寂静的隐居中还是在喧嚣的尘世中,他都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淡泊。这是他摆脱幽忧的依托。

"小园花草秽,陋巷犬羊俱"描绘了他隐居的环境。他所居住的小园子里的花草已经疏于打理,变得凌乱而不美丽。他所处的巷子也陋矣,不过是犬羊共居的简陋之地。这种环境的贫瘠和凋敝与他内心淡泊的态度相呼应。

"近觉根尘离,忘言日益愚"表明他隐居后逐渐远离尘世的纷扰,身心愈发平静。他已经不再关心世俗的名利,不再言谈世事,变得愚笨而淡薄。这种愚笨并非愚昧无知,而是对世事的淡漠和超脱。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辙追求内心宁静和摆脱尘世纷扰的隐居心态。他选择了一个简朴的生活环境,远离喧嚣与纷扰,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淡泊。诗意清新雅致,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隐居生活的向往。

  • 《子温以诗将菊本见遗数日适病伏枕今少间戏作》

    破烟涵雨得春丛,想见当年老范公。多病未须求茗草,此诗浑欲愈头风。

  • 《壬寅生日别赋》

    南逾梅岭北冰天,跋涉艰危□□怜。颇赖青州从事力,□过绛县老人年。稍同气臭能□□,□□□□□□□。□□八旬苦多病,且须烂醉海榴前。

  • 《哀国子黄助教》

    儒者务欲博,诵说穷各秋。衣裙未及解,含珠以见求。闽称黄夫子,常恐学不流。有徒如浮萍,匝匝围刳舟。聚书将万卷,载行无马牛。去年来京师,满箧分寄投。半在吴楚间,半入赵卫陬。昨日大官荐,青袍变绨裘。今朝为异物,寸禄与命雠。独闻邯郸公,哀之使敛收。曷其禀赋薄,安得

  • 《岐下秋书》

    碧树微凉露气清,感愁怀旧独含情。西楼月夜明如水,只欠桓伊一笛声。

  • 《答子有》

    高吟梁甫卧隆中,眼底驽骀不足空。清白自将千古月,温凉不定六明风。交梨火枣根苗长,翠竹黄花信息通。楼外秋莺强饶舌,笑人迟却黑头公。

  • 《过东林吊沈文伯一首》

    苕霅虽幽事,燕云亦壮游。宁虞就日馆,不返度淮舟。死节千年在,私家万事休。重来联句地,清泪接溪流。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