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御出火起正念,萨埵捧香生信心。
二士之意在笔外,彼太古者何情深。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这首诗词《孙太古辟支迦佛》是宋代文同创作的。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解析和赏析。
中文译文:
调御出火起正念,
萨埵捧香生信心。
二士之意在笔外,
彼太古者何情深。
诗意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通过调节自己的心境,激发正面的念头,从而达到与佛陀相通的境界。通过调御(控制)内心的烦躁和愤怒(火),可以唤起正确的念头。接着,提到一个人佩戴萨埵(佛教用品,用以表示对佛陀的尊敬)捧香,这象征着他对佛法的虔诚,并从中获得信心。
诗中提到的"二士"指的是诗人自己和他的朋友,他们的意境超越了书写的范围。最后一句表达了对孙太古的赞叹,询问他的情感是如何深沉的。孙太古是指佛陀释迦牟尼,他被视为佛教的创始人,他的智慧和慈悲深深地打动了人们。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人通过调节内心和表达虔诚,以获得信心和与佛陀相通的境界。诗人通过对调御、萨埵和孙太古的描绘,表达了对佛法的推崇和对佛教价值的认可。诗意清晰,表达简洁,语言优美。通过内心的净化和信仰的坚守,人们可以达到心灵的宁静和智慧的觉醒。整首诗词传达了对佛教信仰的推崇和对佛陀智慧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内心探索和超越的追求。
总之,这首诗词展现了对佛法与修行的思考,表达了对佛陀及其智慧的敬仰和赞叹,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内心探索和超越的追求。
独出诸峰表,周围一丈圆。千寻雄镇地,万仞上擎天。湖浪动星际,荷花生日边。终当驾云鹤,绝顶会神仙。
默默曹自得,劳劳非吾任。不与君子逢,谁复明此心。偶客来自南,口有千里音。知无木索勤,颇复山水吟。对之为一笑,欣如获千金。宣城风物佳,古语昔已忱。太平又其有,道途邈幽深。溪流渺弯环,山劫屹抱临。况复寂寞人,黄绶事陆沉。公田秫既收,客席酒屡斟。悔予昔南浮,不往
小旗短棹西池上,青杏煮酒寒食头。绿杨阴里穿小巷,闹花深处藏高楼。紫丝络马客欲起,锦袖挽衣人相留。逢春倚醉不自醒,明朝始对春风羞。
海滨龙市趁春畲,江曲鱼村弄晚霞。孔雀行穿鹦鹉树,锦莺飞啄杜鹃花。
少室传来兔角杖,千圣护持为顶相。虎踞龙蟠势未休,云影山形冷相向。有时闲倚在虚堂,寥寥匝地凝秋霜。有时大作师子吼,德峤临际何茫茫。今日提来还不惜,分明普示诸知识。解拈天下任横行,高振风规有何极。
夺得骊珠即便回,小根魔子尽疑猜。拈来抛向洪波里,撒手大家空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