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岁晚幽兴》

短鬓元知不久青,况开九帙数余龄。
全家共保一忍字,累世相传三住铭。
时泛孤舟过梅市,却穿双屩上兰亭。
拥炉莫恨无僧在,满院松风要细听。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作品评述

《岁晚幽兴》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短鬓元知不久青,
况开九帙数余龄。
全家共保一忍字,
累世相传三住铭。

短鬓:指年纪已经老去的鬓发。
元知:原本就知道。
九帙:指九卷的书籍。
数余龄:数十年的岁月。
全家共保一忍字:全家人共同坚守一个忍耐的信念。
累世相传三住铭:代代相传,铭记在心。

时泛孤舟过梅市,
却穿双屩上兰亭。
拥炉莫恨无僧在,
满院松风要细听。

时泛孤舟过梅市:指在某个时候乘坐孤舟经过梅市。
却穿双屩上兰亭:却穿着草鞋登上兰亭。
拥炉莫恨无僧在:拥有炉火的温暖,不必为没有僧人陪伴而感到遗憾。
满院松风要细听:院子里充满了松树的风声,需要细细倾听。

这首诗词以岁晚时节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家族传统的珍视。作者通过自己的年纪和家族的传承,表达了对时光的感知和对家族价值观的坚守。

诗中的孤舟、梅市、兰亭等景物,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幽雅的氛围。作者以此来强调人们在岁月流转中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家庭温暖和自然之美的向往。拥有炉火的温暖,使作者不再感到孤单,而满院的松风则需要仔细倾听,暗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细致的感受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岁月流转和家族传承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感慨和对家庭、自然的向往之情。

  • 《会真诗(郭修真)》

    华岳无三尺,东瀛仅一杯。入云骑彩凤,歌舞上蓬莱。

  • 《白沟河》

    昔时张叔夜,统兵赴勤王。东都一不守,羸马迁龙荒。适过白沟河,裂眦须欲张。绝粒不遄死,仰天扼其吭。群臣总奄奄,一土垂天光。读史识其他,抚卷为凄凉。我生何不辰,异世忽相望。皇图遘阳刀,天堑满飞堭。引兵诣阙下,捧土障澜狂。出使义不屈,持节还中郎。六飞独南海,金钺

  •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岳州看黄叶》

    白首看黄叶,徂颜复几何。空惭棠树下,不见政成歌。

  • 《仙女台(得仙字)》

    寂寂旧桑田,谁家女得仙。应无鸡犬在,空有子孙传。古木花犹发,荒台路未迁。暮来云一片,疑是欲归年。

  • 《隐秀亭》

    一重一崦一岧峣,隐秀寒光次第高。借得笋舆如小艇,晚风千里泛清涛。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