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洛鱼梁浅,霜鳞素鲫肥。
供厨调鼎快,充腹此羹稀。
老去只便饱,年来甘息机。
寒江鲈鲙美,怅望未成归。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岁暮书事十二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洛鱼梁浅,霜鳞素鲫肥。
供厨调鼎快,充腹此羹稀。
老去只便饱,年来甘息机。
寒江鲈鲙美,怅望未成归。
中文译文:
清澈的洛水鱼梁浅,鱼身上覆盖着霜鳞,素白的鲫鱼肥美。
供应厨房调制的美味佳肴,填满了肚子的稀粥。
年老后只求饱食,年轻时甘愿放弃机会。
美味的寒江鲈鱼和鲙鱼,令人怅然而望,却未能实现归乡之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岁末时节的渔事为主题,通过描述洛水中的鱼群,表达了作者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和对年华逝去的感慨。
首先,作者描绘了洛水中的鱼群,清澈的水中游弋着霜鳞覆盖的鲫鱼,它们肥美可口。这一描写展示了丰富的自然景色,也暗示了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满足。
接着,作者提到了供应厨房的美味佳肴,填满了人们的肚子。这里的稀粥象征着平凡的饮食,但也传递出人们对于满足基本需求的追求。
然而,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年华逝去的感慨。年老后,只求能够填饱肚子,而年轻时却甘愿放弃机会。这表达了作者对于年轻时机遇的错失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最后,作者提到了美味的寒江鲈鱼和鲙鱼,但却怅然而望,未能实现归乡之愿。这里的归乡象征着对故乡和过去的向往,也暗示了作者对于未能实现心愿的遗憾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渔事和食物,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对故乡和未实现心愿的向往和遗憾。
岁秋固多雨,每恨不及时。黄麈蔽赤日,苗槁已不迟。踏车声如雷,力尽真何为!天岂不念民,云族风散之。穷民守稼泣,便恐化棘茨;妻子不望活,所惧尊老饥。我愿上天仁,顾哀民语悲;鞭龙起风霆,尚继丰年诗。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东洛言归去,西园告别来。白头青眼客,池上手中杯。 ——裴度离瑟殷勤奏,仙舟委曲回。征轮今欲动,宾阁为谁开。 ——刘禹锡坐弄琉璃水,行登绿缛堆。花低妆照影,萍散酒吹醅。 ——白居易岸荫新抽竹,亭香欲变梅。随游多笑傲,遇胜且裴回。 ——张籍澄澈连天境,潺湲出地雷。
此去于门咫尺间,樽罍无计得跻攀。断魂欲伴行云去,犹恐歌喉误小蛮。
旧病重来,依样葫芦,地复天翻。怪非观珍宝,眼球震颤;未逢国色,魂魄拘挛。郑重要求,"病魔足下,可否虚衷听一言?亲爱的,你何时与我,永断牵缠?"多蒙友好相怜,劝努力精心治一番。只南行半里,首都医院,纵无特效,姑且周旋。奇事惊人,大夫高叫:"现有磷酸组织胺。别害
故园离乱后,十载始逢君。长恨南熏奏,寻常只自闻。荒窗秋见岳,赤地夜生云。莫叹谋身晚,中兴正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