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俗游合阜山》

仙梯难上尘缘重,俗驾勒回仙有灵。
烟霭模糊雨昏黑,数峰疑在眼中青。

作者介绍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復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崑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復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崑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俗游合阜山》是宋代诗人刘过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尝试攀登阜山的景象,展现了尘世和仙境之间的对比。

译文:
攀登阜山仙梯艰难,
俗世马车难以回返。
烟雨模糊使眼迷茫,
群山苍翠在眼前隐现。

诗意:
这首诗以阜山为背景,通过描绘攀登仙梯和回返俗世之间的对比,表达了一种追求超脱尘世的愿望。诗人通过描绘烟雨弥漫的景象和群山青翠的形象,展示了阜山的神秘和美丽,以及人们对于仙境的向往和渴望。

赏析:
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攀登仙梯的困难和回返尘世的难度,通过对烟雨和群山的描绘,加深了读者对阜山的印象。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物象的烘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追求。该诗具有典型的宋代山水诗的特点,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的变化和对比,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同时,诗中的“仙梯”和“俗驾”构成了对比,突出了超脱尘世的愿望和现实的难以实现之间的矛盾。整首诗意蕴含丰富,使人们对于仙境和尘世之间的关系产生思考。

  • 《长安疾后首秋夜即事(一作陈羽诗)》

    九重深锁禁城秋,月过南宫渐映楼。紫陌夜深槐露滴,碧空云尽火星流。清风刻漏传三殿,甲第歌钟乐五侯。楚客病来乡思苦,寂寥灯下不胜愁。

  • 《伐桑》

    二月起蚕事,伐桑人阻饥。已伤持斧缺,不作负薪非。聊给终朝食,宁虞卒岁衣。月光无隔碍,直照破荆扉。

  • 《茉莉》

    岭上老梅树,岁晚等风木。霜风吹枯枝,曾有花如玉。茉莉抱何性,犯此炎暑酷。琢玉再为花,承以敷腴绿。怜渠一种香,偏历寒与燠。空庭三更月,酒醒人幽独。有如高世士,含情不虚辱。时於寂默中,至意微相属。鼻观既得趣,就枕便清熟。梦中见灵均,九畹皆芬馥。

  • 《九日小疾不出》

    病厌追游嬾举觞,今年闭户作重阳。香烟袅袅闲萦几,书卷纷纷静满床。斜日更增秋惨淡,黄花应怪客凄凉。长安光景还如昨,谁醉城南杜曲旁?

  • 《凤栖梧》

    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柳絮欲停风不住,杜鹃声里山无数。竹杖芒鞋无定据,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樵子渔师来又去,一川风月谁为主。

  • 《游南路菩提寺次刁文叔韵》

    高僧居物外,有户昼常扃。海阔知天大,泉甘识地灵。一帘春月静,数点列山青。便卜归欤计,移文休勒铭。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