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头月欲氏,鹊栖不稳绕枝飞。
坐来客子浑忘倦,却听松声联翠微。
释绍嵩,字亚愚,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长于诗,自谦“每吟咏信口而成,不工句法,故自作者随得随失”。今存《江浙纪行集句诗》七卷,系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秋自长沙出发,访游江浙途中寓意之作。后应知嘉兴府黄尹元之请,主嘉兴大云寺。事见本集卷首自序。 释绍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斋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宿天童》是宋代释宗嵩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太白山的山顶,月亮正要消失,
飞鹊在树枝上不停地栖息。
我坐在这里,忘却了疲倦之感,
只专注于听那松树的声音,与翠绿微微相连。
诗意:
《宿天童》这首诗以太白山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这个静谧的山顶夜晚的场景。诗中展现了作者的冷静和专注,他坐在那里,不受外界干扰,心无旁骛地聆听着松树的声音。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的描绘,诗词传递了宁静、安详和专注的情感。
赏析:
《宿天童》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和作者的心境,展示了佛教文化对作者的影响。太白山是一座著名的佛教圣地,这里的景色与氛围使人心旷神怡。诗中的月亮、飞鹊和松树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元素,通过描绘它们的动静,诗词中呈现了一幅宁静而安详的画面。
诗人通过"松声联翠微"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声音的倾听和感知。松树是中国文化中的象征之一,被赋予了高尚、坚韧和清雅的品质。在这首诗中,松树的声音与翠绿的树枝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景象。通过这种景象的描绘,诗词表达了一种平和、安宁的心境和对大自然的敬仰。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自然的描写和内心的平静,展示了作者在大自然中找到的一种心灵的寄托和宁静。这种心灵的宁静与佛教文化中的修行和超脱有着密切的联系,体现了佛教对宋代文人的影响。《宿天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与自然之美的追求,给人以平和、舒适的感受。
山郭恒悄悄,林月亦娟娟。景清神已澄,事简虑绝牵。秋塘遍衰草,晓露洗红莲。不见心所爱,兹赏岂为妍。
汾桂秋水阔,宛似到阊门。惆怅江湖思,惟将南客论。
常忆苏耽好羽仪,信安山观住多时。不知玉质双栖处,两个仙人是阿谁。谁带金轮髻里珠,何妨相逐去清都。旧山大有闲田地,五色香茆有子无。
满襟斜日澹如秋,烟竹湘花结暮愁。几树蝉清新抱叶,一湾鱼乐旧忘钩。蔬盘饱去山家饭,楚调吹来水园讴。此事不教千载识,苦谐时辈祗贻羞。
长恨年年月窟秋,无人共拍酒船浮。君家双桂开时节,我欲从君载酒游。
饭貓奉鱼肉,怜惜同寝处。饲犬杂糠籺,呵斥出庭户。犬行常低循,貓坐辄箕踞。爱憎了不同,拘肆固其所。虚堂夜搜搅,忽报犬得鼠。问貓尔何之,翻瓮窃醢脯。犬虽出位终爱主,貓兮素餐乌用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