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萧条寺,天寒老病身。
空村惟有雪,远道更无人。
不寐依炉暖,多愁赖酒醇。
遥思双凤阙,雨露已先春。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宿故济阳城》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耒。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夜色萧条寺,天寒老病身。
在寂静的夜色中,寺庙显得荒凉冷清,作者因年老体弱而感到寒冷和虚弱。
空村惟有雪,远道更无人。
村庄空荡荡,只有飘落的雪花,远道上也没有行人。
不寐依炉暖,多愁赖酒醇。
夜晚不入眠,依靠炉火取暖,用浓郁的酒来驱散多愁多病。
遥思双凤阙,雨露已先春。
遥想着远离的皇宫,如双凤般高耸的宫阙,雨露已经先于春天到来。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夜晚的寂静和冷清,表达了作者在年老体弱、孤独寂寞的状态下的心境。他所处的地方冷清无人,村庄荒凉,夜晚的寒冷使他身体更加不适,因此他不得不依靠炉火取暖,并借酒消愁。在孤寂的夜晚,他遥想着遥远的皇宫,想象着那里的繁华景象,但心中却充满了愁绪。
这首诗词在描绘自然景物的同时,通过表达作者内心的孤寂和痛苦,展现了他的感情世界。诗中运用了寒冷、空旷、孤独等形象,通过对比凸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渴望。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给人以沉静凄凉的感觉,展示了宋代诗人的独特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高竹重林接翠微,夕阳分手柘冈西。莫忧世事兼身事,且逐东风进杖藜。
寂寂珠帘蛛网满。
古春去也怅须臾,问尔能思几日无。何必伤心催发白,会当动手补颜朱。妙龄劝赏雄浑语,达士耻随迂阔夫。我醉欲眠拈一瓣,今生弭忘不教枯。
雨后绿阴无处著,风前黄鸟为谁歌。天为世乱相逢少,子以诗鸣不遇多。行在故人能健否,瘴江逐客奈愁何。典衣尚可供汤饼,蚤作清凉肯重过。
唯夫蝉之清素兮,潜厥类乎太阴。在盛阳之仲夏兮,始游豫乎芳林。实澹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声皦皦而弥厉兮,似贞士之介心。内含和而弗食兮,与众物而无求。栖高枝而仰首兮,漱朝露之清流。隐柔桑之稠叶兮,快啁号以遁暑。苦黄雀之作害兮,患螳螂之劲斧。冀飘翔而远托兮,
野菊开欲稀,寒泉流渐浅。幽人步林后,叹此年华晚。倚杖送行云,寻思故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