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高几许,金刹在中峰。
白日空山梵,清霜后夜钟。
竹窗回翠壁,苔径入寒松。
幸接无生法,疑心怯所从。
宿禅智寺上方演大师院
石林高几许,金刹在中峰。
白日空山梵,清霜后夜钟。
竹窗回翠壁,苔径入寒松。
幸接无生法,疑心怯所从。
译文:
我在禅智寺上方的演大师院里过夜,
高耸的石林,有多高呢?金刹在中峰。
白天看不到山的形态,仿佛天空只有禅室的钟声。
清晨的霜后,又传来了夜晚的钟声。
竹窗反射翠绿色的墙壁,苔石小径通往寒松之中。
幸运地听到了无生的法意,但心中还是有些犹豫。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禅室里度过的一夜。整个禅室被高耸的石林环绕,中峰上有一座金刹。作者感受到禅室的宁静,仿佛白天时空山不复存在,只有禅室的钟声回荡在天空中。清晨的霜后,夜晚的钟声再次响起,如同暗示人们禅室的宁静。窗外的竹子倒映在翠绿色的墙壁上,苔石小径通向寒松之中。作者幸运地接受到了无生的法意,但内心仍有些犹豫。
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的描写手法,表达了作者在禅室中的一夜体验。通过描绘禅室周围的景物,如石林、中峰、竹窗等,展现了禅室的宁静和纯净。作者通过禅室的环境,抒发出对无生法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还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犹豫和怯懦,展示了人在修行中面临的心理挣扎。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写和内心的抒发,与读者分享了作者在禅室中的感受,让人感受到了禅室的宁静与祥和。
离乱生涯尽,依刘是见机。从来吟太苦,不得力还稀。路入闽山熟,江浮瘴雨肥。何须折杨柳,相送已依依。
叹惜三良尽,龙钟一老存。瓜稀悲摘蔓,豆润惜同根。梦句空遗恨,连床不践言。奈何令杖者,要絰向寒原。
乃翁抱璞售地媒,去作修文地下魁。换骨法从青子得,返魂香自绿阴来。诗书根气春无尽,清白源流庆有开。十二循环花瓣异,信知天理有时回。
不知何处是前程,合眼腾腾信马行。两鬓已衰时未遇,数峰虽在病相撄。尘埃巩洛虚光景,诗酒江湖漫姓名。试哭军门看谁问,旧来还似祢先生。
一匮功盈尺,三峰意出群。望中疑在野,幽处欲生云。慈竹春阴覆,香炉晓势分。惟南将献寿,佳气日氛氲。
七年五过徐城县,自笑皇皇此世间。安得身如仓庾氏,一官能到子孙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