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牙熊轼隐铃斋,棠树阴浓长绿苔。
丞相望尊宝谒少,清言应喜道人来。
林逋(九六八~一○二八),字君復,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孤力学,恬淡好古。早年放游江淮间,后隠居杭州孤山,相传二十年足不至城市,以布衣终身。仁宗天圣六年卒(宋桑世昌《林逋传》,明万历本《林和靖先生诗集》附),年六十一(《咸淳临安志》卷六五)。真宗闻其名,曾赐粟帛;及卒,仁宗赐謚和靖先生。有《林和靖先生诗集》四卷。《宋史》卷四五七有传。 林逋诗,以明正德间黑口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四部丛刊》所收影明钞本即据此)。校以宋绍熙间沈诜刻本(简称宋本,祇残存卷上)、明正统八年王玘刻本(简称正统本)、明万历间诸时宝刻本(简称万历本)。并参校清康熙四十七年吴调元刻本(简称康熙本)、日本贞享三年柳枝轩刊本(二卷本,简称和刻)、一九六○年文物出版社影印《宋林逋自书诗卷》(简称自书诗卷)及《淳祐临安志》(简称《淳祐志》)、《咸淳临安志》(简称《咸淳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且吸收了清卢文弨以正统本校康熙本(简称卢校)、商务印书馆一九三五年邵裴子校本(简称邵校)的部分成果。另据自书诗卷、康熙本、《淳祐志》、《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附于第四卷卷末。
《送遵式师谒金陵王相国》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牙熊轼隐铃斋,
棠树阴浓长绿苔。
丞相望尊宝谒少,
清言应喜道人来。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林逋送别遵式师去拜访金陵王相国的情景。诗中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场景,高牙熊轼隐居在铃斋,周围的棠树郁郁葱葱,长满了绿苔。丞相(指王相国)期待着遵式师前来拜访,希望他能带来珍贵的礼物。清雅的言辞应该会让道士们感到高兴。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展现了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氛围。高牙熊轼隐居在铃斋,象征着他追求宁静和自由的生活态度。棠树的阴影和长满苔藓的景象,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与高牙熊轼的隐居生活相呼应。
诗中提到的丞相望尊宝谒少,表达了丞相对遵式师的期待和尊敬之情。丞相希望遵式师能带来珍贵的礼物,这体现了当时社会中礼尚往来的风尚。
最后两句“清言应喜道人来”,表达了道士们对遵式师的到来感到高兴。清雅的言辞可能是指遵式师的修养和文化素养,这使得道士们对他的到来充满期待和喜悦。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展现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的礼仪之风。
从来有口挂虚壁,谁信如今口亦无。因记通身红烂客,无端白纸强涂糊。
无情苦海。壤壤众生由贪爱。争似余家。寂寞林泉别世华。颐真养浩。肌肉冰清如玉貌。出入无间。绰约随风飘上天。
有孤竹君,音节拂云,谥曰洞箫。纵柳郎填就,周郎顾罢,欠伊品藻,律也难调。惭愧何郎。呜呜袅袅,翻入腭唇齿舌喉。谁知道,是郭郎亲授,共贯同条。后来一辈枵枵。甚声响都如鹦鹉娇。叹秦青已往,嘉荣何在,念奴骨朽,李八魂消。试向尊前,听君一曲,前辈风流未觉凋。冯郎老,
薰风栏槛送微凉,洁白南花玉蕊芳。倚径一枝殊楚楚,任教蜂蝶绕清香。
骨鲠如君道尚存,近来人事不须论。疾危必厌神明药,心惑多嫌正直言。冷眼静看真好笑,倾怀与说却为冤。因思周庙当时诫,金口三缄示后昆。
雾里看花喜未昏,竹园啼鸟爱频言。土膏稚麦如争长,水脉清流却变浑。负郭无如此山寺,携家更拟泛溪村。卜居苦欲规佳处,佳处都归只树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