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逢犹子,中年忆故乡。
只知情话好,岂觉去途长。
巫峡波涛壮,秦山桧柏苍。
何能从汝往,伫立看归艎。
名家重典刑。
飘零念吾党,寂寞抚遗经。
叔水知何病,芝兰要满庭。
汝归应记取,为我话丁宁。
张栻(一一三三~一一八○),字敬夫(《诚斋集》卷九八《张钦夫画像贊》作钦夫),号南轩(同上书卷七三《怡斋记》作乐斋),祖籍绵竹(今属四川),寓居长沙(今属湖南)。浚子。从胡宏学,与朱熹、吕祖谦爲友。以荫入仕。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一一六二),浚爲江淮东西路宣抚使,辟爲书写机宜文字(《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一二)。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汤思退用事,主和议,随父罢。干道初,主讲岳麓书院。五年(一一六七),起知抚州,改严州。六年,召爲吏部员外郎兼权起居郎侍立官,寻兼侍讲,迁左司员外郎。明年,出知袁州,以事退职家居累年。淳熙元年(一一七四)起知静江府,广南西路安抚经略使。五年,除荆湖北路转运副使,改知江陵府、荆湖北路安抚使。七年卒,年四十八。有《论语解》、《孟子详说》、《南轩先生文集》等。事见《晦庵集》卷八九《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诚斋集》卷一一六《张左司传》,《宋史》卷四二九有传。 张栻诗,以明嘉靖元年刘氏慎思斋刻《南轩先生文集》(四十四卷,其中诗七卷)爲底本。校以明嘉靖缪辅之刻本(简称缪刻本)、清康熙锡山华氏刻本(简称康熙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送祖七倒西归二首》是宋代张栻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万里逢犹子,中年忆故乡。
只知情话好,岂觉去途长。
巫峡波涛壮,秦山桧柏苍。
何能从汝往,伫立看归艎。
名家重典刑。
飘零念吾党,寂寞抚遗经。
叔水知何病,芝兰要满庭。
汝归应记取,为我话丁宁。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祖七的送别之情。诗人在远行途中遇到了祖七,回忆起中年时的故乡情景。他只知道情感交流是美好的,不觉得旅途漫长。巫山峡谷的波涛浩荡,秦岭山上的松柏苍翠,使他无法随从祖七而去,只能静立观望他的船归去。名士儒家重视经典和刑法,而诗人却感到孤单,思念着他的同党,默默抚摸着留下的经书。他想问问祖七在归途中是否安好,并希望家中的芝兰花开满庭。他希望祖七归来后能够记住这些话,与他谈论丁宁(安宁)的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和祝福之情。诗中的意象描绘了自然景观,如巫山峡谷的波涛和秦岭山上的松柏,展现了山川壮丽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形成对比。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孤独和思念,表达了对同党的思念和对家人的祝福。诗中的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对离别、思念和家庭纽带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整首诗以抒情为主,表达了离别时的思念之情和对归途的祝福之意。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大自然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感染力。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宋代士人重视家庭和友情的价值观,以及对传统文化和经书的思念。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真挚的情感,给人留下深刻而动人的印象。
一来兼不返,我道也担板。超凡越圣时,脑后方开眼。
寂寞空门支道林,满堂诗板旧知音。秋风吹叶古廊下,一半绳床灯影深。
有张翱兮,寓止淮阴。来绮席兮,放恣胸襟。
小山为郡城,随水能萦纡。亭亭最高处,今是西南隅。杉大老犹在,苍苍数十株。垂阴满城上,枝叶何扶疏。乃知四海中,遗事谁谓无。及观茅阁成,始觉形胜殊。凭轩望熊湘,云榭连苍梧。天下正炎热,此然冰雪俱。客有在中坐,颂歌复何如。公欲举遗材,如此佳木欤。公方庇苍生,又如
肖头石磴坐盘桓,时见修鳞自往还。可是水深鱼极乐,不须妄想要垂竿。
云海茫茫,何人寻得春归处。年年迟暮。不逐春归去。何日真归,历历江湖路。舟横渡。青山无数。醉吸荷心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