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淳反朴似山农,与物相忘即大同。
造理自超言意表,发机不离见闻中。
批云切月能无事,转地回天别有功。
公案见成何必举,请君於此嗣宗风。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这首诗词是宋代郭印所写的《宋子渊有诗及性宗事用韵寄之二首》。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还淳反朴似山农,
与物相忘即大同。
造理自超言意表,
发机不离见闻中。
批云切月能无事,
转地回天别有功。
公案见成何必举,
请君於此嗣宗风。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和人性的理解和追求。诗人以山农的朴实质朴为比喻,表达了回归简朴、纯粹的意愿。他认为当人与物相互融合、相互忘却的时候,就能实现大同世界,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境界。诗人认为理性和感性的结合可以超越言辞,表达出更深层次的意境。他认为真正的启发和创造并不仅仅依赖于书本知识,而是来源于对生活中的见闻和体验的发掘。诗人还提到了对批云切月的能力,意味着诗人具有超然物外的洞察力,能够超越尘世的琐事,回归到更高层次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与朴实的思想情怀。诗人通过山农的形象,表达了对朴素生活和纯粹人性的向往。他认为只有当人们摒弃功利和繁杂的欲望,与自然相融、相忘的时候,才能实现大同世界的理想状态。诗人强调了感性与理性的结合,认为真正的启发和表达不仅仅依赖于书本知识,而是源于生活中的见闻和体验。诗中的批云切月象征了诗人超越尘世的智慧和洞察力,使诗词更具哲理意味。这首诗词呼吁读者回归自然、追求心灵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是对后人的启示,希望他们能继承这种追求自然、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
一原英魄一山藏,回首怀忠道路长。天意未开南北限,要教北学王南方。
野凉疏雨歇,春色遍萋萋。鱼跃青池满,莺吟绿树低。野花妆面湿,山草纽斜齐。零落残云片,风吹挂竹谿.
祀惟古典,食乃民天。歆兹洁祀,以应祈年。
闻君罢官意,我抱汉川湄。借问久疏索,何如听讼时。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应念投沙客,空馀吊屈悲。鹦鹉洲横汉阳渡,水引寒烟没江树。南浦登楼不见君,君今罢官在何处。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其中字数无多少,只是相思秋复春。
平生重然诺,意气横高秋。拔剑悲风吼,上马行报仇。报仇向何处,堂堂九衢路。突上秦王庭,直入韩相府。回身视剑锷,血渍霜华薄。敢持一片心,为君摧五岳。五岳即可摧,此心终不灰。耻没儿女手,完质归泉台。
宝藏如山席六宗,楼船千叠水晶宫。吴儿进退寻常事,汉氏存亡顷刻中。诸老丹心付流水,孤臣血泪洒南风。早来朝市今何处,如悟人间万法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