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兽飞禽皆远去,知道本来无住处。
空无鸟迹地无踪,碧眼胡僧面壁觑。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走兽飞禽皆远去,
知道本来无住处。
空无鸟迹地无踪,
碧眼胡僧面壁觑。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诗人透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胡僧的形象,点出了证悟道理的重要性。走兽飞禽的离去,象征着世俗的纷扰与束缚被抛弃,而胡僧面壁觑的形象则代表着追求内心宁静的修行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走兽飞禽离去,意味着纷繁世界的喧嚣被遗弃,人们从中获得一种解脱。知道本来无住处,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智慧,认识到一切都是无常和无常的。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作者以空无鸟迹和地无踪来形容环境的宁静,进一步强调了超脱尘世的意境。而碧眼胡僧面壁觑的描写,则传达出一种专注和深思的修行状态。胡僧以其虔诚的目光凝视着面壁,象征着他对内心真理的追求。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文字,将离俗求道的主题表达得深入浅出。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胡僧的形象,寓意着超越世俗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同时,这首诗词也启示人们要在尘世中寻求超脱和内心的平静,以达到真正的境界。
不独山中有,还从湖上偏。全将雪嶂影,倒尽玉湖天。花落鸥群乱,香浮雨气鲜。山僧开阁坐,相对一萧然。
相公乃天盖,人文佐生成。立程正颓靡,绎思何纵横。春杼弄缃绮,阳林敷玉英。飘然飞动姿,邈矣高简情。后辈惊失步,前修敢争衡。始欣耳目远,再使机虑清。体正力已全,理精识何妙。昔年歌阳春,徒推郢中调。今朝听鸾凤,岂独羡门啸。帝命镇雄州,待济寄上流。才兼荆衡秀,气助
江上梅花铁石心,江南肠断越人吟。南垣阁老多情甚,才见梅花便抱琴。
东吴有灵草,生彼剡溪傍。既乱莓苔色,仍连菡萏香。掇之称远士,持以奉明王。北阙颜弥驻,南山寿更长。金膏徒骋妙,石髓莫矜良。倘使沾涓滴,还游不死方。
小聚依江近,支流入浦分。荒寒孤店雨,零乱野祠云。薄饷炊畲粟,珍烹采涧芹。年来去健羡,摩腹自欣欣。
茅瞻竹阁枕回溪,柳外平桥拍水低。在藻白鱼知鹭下,穿林黄雀觉蝉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