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证道歌·证道歌》

欲得不招无间业,对镜无心心自歇。
何须苦苦外驰求,灵光独耀如明月。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诗词:《颂证道歌·证道歌》
朝代:宋代
作者:释印肃

译文:
欲得不招无间业,
对镜无心心自歇。
何须苦苦外驰求,
灵光独耀如明月。

诗意:
这首诗词是释印肃创作的《颂证道歌·证道歌》,表达了对证道的颂扬和赞美之情。诗中通过反思和寻求内心的平静,阐述了一种修行者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越尘世纷扰的境界。

赏析:
诗中首句“欲得不招无间业”,表达了追求心灵解脱的愿望。不招无间业指的是不执著于世俗之事,不被尘世所累。作者希望能在修行中达到心无挂碍的境地。

接着,“对镜无心心自歇”,意味着对自己内心的深入观照,不受外界干扰,让内心得到平静和安宁。这句诗表达了修行者超越尘世的追求,意味着修行者摒弃了世俗的虚荣和追求,专注于内心的修炼。

第三句“何须苦苦外驰求”,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真理的反思。诗人认为,不必苦苦追求外在的物质财富和名利,而是应该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最后一句“灵光独耀如明月”,将修行者的境界比喻为明月独自照耀。这里的灵光指的是修行者内心的智慧和启迪,作者通过这样的形象描绘,表达了修行者在修行中所达到的高度,以及其内在的光明和清晰。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对于追求真理和内心自由的思考和向往。展现了修行者超越尘世的境界和内心的宁静与光明。这首诗词鼓励人们摒弃浮躁的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体现了佛家的修行理念。

  • 《被劾》

    谁将物命作勤渠,黄雀头行万里余。每为世情三太息,不知吾亦是苞苴。

  • 《蜀主芙蓉城》

    芙蓉城上草萋萋,吊古徘徊日欲西。帝子不来花蕊去,荒唐无主乱鸦啼。

  • 《邸报改元得雪》

    天意阴晴冻未分,忽惊璧璐散纷纭。梅花露白难夸客,麦本藏青预策勋。野水断流鱼入槮,江云垂地雁迷群。太平天子新鸿号,感召端由叶气薰。

  • 《元符二年二月七日按部过邛州火井县三友堂小》

    七盘一何高,苍翠净寥廊。夜雨濯杉桧,春风散芝药。细云散岩色,细迳度危筰。邑改井已泥,空余汉城郭。土瘠漫生茶,人稀时走玃。苔藓囹圄空。尘埃簿书合。县圃何萧条,半樱半零落。偃蹇大夫松,委蛇君子鹤。试登三友堂,借问何人作。皆云杨先生,好诗心淡泊。乘兴山水间,此君

  • 《访友人溪居》

    数间屋子压溪光,百十乔松列翠行。鹤为听琴朱顶侧,鸭皆睡日绿头藏。后园遣仆锄冬笋,隔岸寻僧度野航。天色黄昏归已晚,苦留夜话对胡床。

  • 《和诸学士秋夕禁直偶雪》

    大华积秋雪,禁闱生夜寒。砚冰忧诏急,灯烬惜更残。正遂攀稽愿,翻追访戴欢。更为三日约,高兴未将阑。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