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高人云路迷,相逢忽荐目前机。
偶看菜叶随流水,知有茅茨在翠微。
琐细夜谈皆可听,烟霏秋雨欲同归。
翛然又向诸方去,无数山供玉尘挥。
岳飞(一一○三~一一四二),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徽宗宣和四年(一一二三)应募从军,屡立战功。高宗爲康王时至相,命爲承信郎。高宗即位,因上言北伐夺官。后投河北招讨使张所,充中军统领,以战功累迁枢密副使。爲主和派秦桧所忌,且金人亦以杀飞爲和议条件。绍兴十一年,以谋反罪被害于大理狱中,年三十九。飞爲着名抗金将领,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追謚武穆,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追封鄂王。遗着后人辑爲《岳武穆集》。《宋史》卷三六五有传。今录诗十三首。
《送轸上人之庐山》是宋代岳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何处高人云路迷,
相逢忽荐目前机。
偶看菜叶随流水,
知有茅茨在翠微。
琐细夜谈皆可听,
烟霏秋雨欲同归。
翛然又向诸方去,
无数山供玉尘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岳飞送别轸上人前往庐山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修行道路的赞美。诗中展现了高人的风采和修行之路的艰辛,表达了岳飞对友人的敬佩和对修行者的向往。
赏析:
首句“何处高人云路迷”,表达了高人的境界超越凡尘世界,以云雾隐匿,普通人难以追寻。这里的高人可以指代修行者,也可以指代有才华、有远见的人物。接着,“相逢忽荐目前机”,表达了岳飞对友人的仰慕和对其所从事的事业的认同,希望友人能够抓住当前的机遇。
接下来的两句“偶看菜叶随流水,知有茅茨在翠微”,通过描绘菜叶随着水流飘荡的景象,表达了修行者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境界。茅茨在翠微则是指修行者所居住的简陋茅舍,表达了修行者清贫淡泊的生活态度。
下一句“琐细夜谈皆可听”,表达了岳飞对友人的信任和对友人智慧的肯定,意味着友人的夜谈无论多么琐碎,都是有价值的。随后的“烟霏秋雨欲同归”描绘了飘渺的烟雾和秋雨,表示友人即将融入自然之中,与大自然合为一体。
最后两句“翛然又向诸方去,无数山供玉尘挥”,表达了友人再次启程前往其他地方,山峦众多,玉尘扬起,象征友人的修行道路漫长而广阔,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高人的修行之路和友人的离别,表达了岳飞对友人的敬佩和祝福,以及对修行境界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展示了岳飞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推崇,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探索。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主--柳公权
六十三年忧患乡,人言晚景尚悠长。不知气郁致痰厥,忽尔异证生微茫。操修弗遂仁者寿,治疗倍费医之良。今将累日未痊愈,自知不善贻天殃。头目昏眩不能动,偃然一榻殊彷徨。光摇两目皎无寐,汗流四体痛欲僵。纵然未即致幻化,惟恐废弃难安强。人生修短固定数,不必以此萦吾肠。
江上青云客,天边白马生。百年文物似,一席笑谈倾。问旧能枚举,论财比芥轻。徘徊亦自好,可便濯尘缨。
下马冷泉亭,懿此丹壑幽。泓澄粲玉砾,半亩如泼油。岩{左山右幼}起三板,轰雷溅涛头。向来澄止面,怒沫喧山丘。莫作动静观,止性元不流。
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翌日各以表谢又进诗一篇臣轼诗云绣裳画衮云垂地,不作成王剪桐戏。日高黄繖下西清,风动槐龙舞交翠。(迩英阁前有双槐,樛然属地如龙形。)壁中蠹简今千年,漆书蝌蚪光射天。诸儒不复忧吻燥,东宫赐酒如流泉。酒酣复拜千金赐,一纸惊鸾回凤字。
玉管朱弦莫急催,容听歌送十分杯。长爱夫怜第二句,请君重唱夕阳开。